多地频频落子“未来赛道” 释放经济新活力

  中评社北京10月21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导,新型显示产业加快投产扩产,新能源汽车产量创新高,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项目频落地……记者采访发现,当前多地新兴产业增势强劲,亮点纷呈。在推动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少地方瞄准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带来新机遇。

  新兴产业增长势头强劲

  9月30日,多条MLED(下一代显示技术)产线在重庆璧山的光电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个个生产下线的新型显示产品将应用在电视机、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等领域,未来产线完全达产后有望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新型显示是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产业,我们正抢抓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引入康佳集团落子璧山区,依托‘科技+产业+园区+基金’模式,加快下一代显示技术产业化。”璧山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围绕相关核心技术,康佳等龙头企业加快延伸布局产业链,推动打造千亿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含新量”“含金量”明显提升。

  不止重庆,当前多地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亮点纷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带来新机遇。

  湖北加快布局新能源电动车、车用动力电池等项目,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7万辆,同比增长139.4%。安徽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推进重大项目,前8个月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1.4%。

  与此同时,多地正密集谋划下一步发展目标,细化支持举措,推动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河南计划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翻番,形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10个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深圳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并从产业空间保障、市场主体培育、财政金融支持等多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

“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明显,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仅是地方经济稳增长的助推器,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关键所在。”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业佳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