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再入局 消费金融行业“头部效应”凸显

  中评社北京10月21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导,谋划三年多的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消金公司”)近期获批筹建,这是继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之后的第三家大行系消费金融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建信消金公司获批筹建,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设立重新开闸,对行业发展具有正面作用。未来,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更多体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头部效应也会更加明显。

  牌照重新开闸

  建行近日发布公告称,获批筹建建信消金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2亿元,将作为建设银行所属一级控股子公司管理。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国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注册资本在50亿元以上的仅有招联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和平安消费金融。如果建信消金公司以72亿元注册资本获批开业,将进入国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前三。

  建行2022年中报披露,截至6月末,该行信用卡贷款9103.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0.89亿元,增幅1.57%;个人消费贷款2557.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7.84亿元,增幅9.78%,其中个人快贷余额2068.98亿元。上半年,建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1.52亿张,净增发卡438万张,累计客户1.07亿户,净增客户233万户;上半年消费交易额1.44万亿元。可以看出,建行在贷款余额、净增发卡量、净增客户等方面具备同业竞争优势。

  对于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建行表示,此次投资是本行为促进和支持消费增长、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所推出的重要举措。围绕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和新兴消费业态,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践行普惠金融理念,进一步深耕消费金融领域,为集团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事实上,2021年以来,一直未有新设消费金融公司获批。截至2021年底,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数量为30家,其中具有国有大行背景的分别是中国银行旗下的中银消费金融、邮储银行旗下的中邮消费金融。包括建行在内,目前已有三家国有大行将消费金融牌照纳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