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执法
中评社北京10月21日电(中评社报导组)二十大新闻中心21日举办第五场记者招待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与记者交流时表示,坚持以最强的责任担当、最严的执法手段、最优的帮扶意识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展现了新时代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精神面貌,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香港紫荆杂志社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正式施行之后,大家明显感觉到环保执法力度在不断加大,“长出了牙齿”。请问翟部长,在生态环境执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还有什么安排?
翟青:谢谢你的提问。生态环境执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这十年来,我们坚持以最强的责任担当、最严的执法手段、最优的帮扶意识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展现了新时代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精神面貌,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一是在污染防治攻坚中勇于担当作为。我们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式,发现问题拉条挂账,督促落实抓整改,推动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比如2017年以来,我们连续五年统筹生态环境系统的骨干力量近5万人次,用时1300多天,在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区域,压茬开展了105个轮次的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一轮压着一轮,在紧张的时候每年只有春节大家可以休息几天,其他的时间都在现场,累计检查了超过210多万个点位,推动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超过28万个,切实推动重点区域大气质量持续改善。
还比如从2018年底开始试点,我们大规模地持续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的排查,首先在长江干流以及岷江等9个重要的支流开始,先用无人机飞行了2300多架次进行遥感排查,遥感区域覆盖4.6万平方公里。在遥感基础上,我们仍然采用“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在全国抽调了骨干力量4600余人,分成1263个工作小组,沿着岸线累计行程超过18万公里,共排查出60292个各种各样的口子。这个数是之前地方所掌握的30倍。这6万多个口子是我们排查人员沿着岸线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动用了一些技术手段,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大家都知道,水里的各种污染物基本上都是通过各种口子排出去的,因此我们把各类口子查清楚、管起来,意义重大,非常值得,将为今后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奠定重要基础。目前黄河流域等其他流域的排查也都在进行中。
中评社北京10月21日电(中评社报导组)二十大新闻中心21日举办第五场记者招待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与记者交流时表示,坚持以最强的责任担当、最严的执法手段、最优的帮扶意识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展现了新时代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精神面貌,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香港紫荆杂志社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正式施行之后,大家明显感觉到环保执法力度在不断加大,“长出了牙齿”。请问翟部长,在生态环境执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还有什么安排?
翟青:谢谢你的提问。生态环境执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这十年来,我们坚持以最强的责任担当、最严的执法手段、最优的帮扶意识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展现了新时代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精神面貌,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一是在污染防治攻坚中勇于担当作为。我们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式,发现问题拉条挂账,督促落实抓整改,推动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比如2017年以来,我们连续五年统筹生态环境系统的骨干力量近5万人次,用时1300多天,在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区域,压茬开展了105个轮次的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一轮压着一轮,在紧张的时候每年只有春节大家可以休息几天,其他的时间都在现场,累计检查了超过210多万个点位,推动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超过28万个,切实推动重点区域大气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