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语言专家看中共二十大报告

  中评社北京10月18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他们是最早看到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的外国人。

  他们全力以赴,参与报告对外翻译润稿工作,为的是要将这份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将深刻影响世界的历史性文件,以高质量的译文呈现给世界。

  涵盖英文、法文、俄文、西文、阿文、德文、日文、老挝文8种语言的9名外籍语言专家应邀参与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对外翻译工作。

  英文专家肖恩认为,报告既有现代化恢宏愿景,又对中国新征程作出务实部署,“很有前瞻性”。德文专家孟维娜被这份“富有生命力”的报告深深吸引。老挝文专家彭岱·嘉伦苏从报告中看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给发展中国家希望的现代化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格外引人关注”

  一位参与外籍专家润稿组织工作的负责人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外翻译工作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邀请外籍专家参与译文润色,取得很好效果。因此,本次大会再次邀请外籍专家参与此项工作。”

  二十大召开前,负责外文版翻译的外籍专家拿到报告文稿,立即投入这项“具有挑战性”而又“充满自豪感”的工作。

  多位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表述在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二十大报告中格外引人关注,在翻译上值得反复推敲。

  33岁的英文专家肖恩对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特征如数家珍。“这与世界上既有的现代化模式显着不同,意义重大。”肖恩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的一大步,也带来一个深刻启示:各国都应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国情、获得人民支持的现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