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黄河文化的根和魂
《国宝中的黄河文明》一书所撷取的9件国宝级文物,是黄河文明的优秀代表。9件文物,9个故事,从繁盛的汉唐帝国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从黄河源到入海口,勾勒黄河文明发展演进的轨迹。透过这9件文物,我们又触摸到了黄河文化的根与魂。
黄河、文物、考古,这几个当今最时尚的词语,在这本书中贯通。这就是张得水、武玮主编的《国宝中的黄河文明》。这是一本沿黄河九省区的文博专家所撰写的9件国宝故事的书,不但文图幷茂,文字优雅,装帧讲究,而且透过了彩陶、黑陶、青铜、壁画、三彩和石刻,讲解了那段考古发掘的时光、那段时代的辉煌、那段工艺的璀璨、那段文化的兴盛、那段历史的片段故事。
在国宝中穿行的黄河文化根脉
黄河在黄土中穿行,黄土高原与黄土淤积平原,是全世界分布最广、范围最大的黄土堆积,也是大自然馈赠给中华儿女最好的礼物。古代先民正是利用细腻的黄色黏土,烧制成陶器,由此开启了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拉开了新石器时代的大幕。在河南新密的李家沟遗址发现有石器和粗陶的共存,这种粗陶是目前黄河流域所发现距今1万年左右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最早的实物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