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本轮稳增长政策的主线?
经济环境决定稳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公共部门,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依靠政府和城投平台加杠杆。
1)疫情防控压力犹在,消费复苏弹性偏弱。2)尽管地产销售可能逐步回暖,但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拖累预计将延续至明年。3)外需下滑的风险越来越大。短期来看,消费的约束、外需回落的风险、地产投资的压力难以迅速扭转,作为一个合理的外推,稳增长需要国内公共部门持续发力,在基建和制造业领域扩大投资仍将是政府稳增长的主要抓手。而公共部门的持续发力需要财政货币政策更大力度的支持。
财政政策:充分估计困难,扩张规模,前置发力。
要对冲经济增速的下行压力,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明年预算内财政扩张的力度或需要比今年更强。更大的财政扩张力度可能意味着:①财政预算赤字率的上调;②新增专项债额度的上调;③增加调入资金和国企利润上缴。同时,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使用在今年下半年取得了不错效果,准财政的增量支持或将延续。从节奏上看,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尚存,私人部门预期较弱的情况下,需要政策持续刺激给予市场信心。因此明年财政节奏前置,延续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刺激力度概率较大。
货币政策:短期结构性工具主打,明年总量宽松的空间或许更大。
今年的几轮小的经济复苏节奏,每一轮背后都有央行货币政策放松、LPR下调和央行指导下银行信贷的回暖。在8月以来新的一轮政策周期中,央行率先降息,9月超预期的社融和信贷数据亦说明央行和银行体系开始发力。但是,短期内货币政策在总量层面进一步宽松的概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