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申遗彰显古都新韵

  中评社北京10月15日电/据北京日报报导,走进“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一块“数字中轴线”互动展示屏前,观众纷纷驻足。

  轻触屏幕,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实景三维图呈现:一段段影像资料、一张张历史图片,带观众尽览中轴沿线古老建筑、胡同街巷、人文风光,感受近10年来中轴线申遗保护的重要成就。

  百余修缮工程扮靓中轴线

  2011年,北京市提出中轴线申遗;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0年申遗路,北京市坚定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大力推进中轴线遗产保护,留住老城记忆,彰显古都魅力。

  10年间,百余项文物修缮工程扮靓中轴线,一处处遗产点焕发生机。

  正阳门箭楼2021年底完成修缮,目前正在完善服务设施,有望明年6月向公众开放。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关战修介绍,此次修缮不仅解决了文物本体的安全隐患,提升了遗产的环境风貌,还发现了正阳门瓮城的大致位置。考古人员证实箭楼门洞下的御道为清代遗存,并对箭楼南墙下的“北京首测水平石标”进行了考证。“未来,我们将依据《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对部分消失的遗产元素进行标识,塑造空间节点,完善北京老城的历史印记。”

  续写北京城“光阴的故事”

  中轴线北端,钟鼓楼这组古老的“时间建筑”也在续写着北京老城的光阴故事。2019年11月,鼓楼保护展示工程启动,经过腾退整治、保护性修缮及布展,如今,鼓楼一层7个券洞恢复历史原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一场名为“时间的故事”的展览亮相。展览中,策展团队对钟楼进行了声音采样,并依据其声学性能模拟出在“四九城”各处听到的钟声效果。在钟楼湾胡同住了大半辈子的居民范来友戴着耳机,听得入神——仿佛置身500米外的万宁桥,伴着潺潺流水、鸟啼蝉鸣,钟声浑厚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