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办双主修课程 港深校园各读两年
中评社香港10月14日电/大公报报导,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合办全港首个让学生于两地校园修读的双主修课程,待中大教务会审核后,预期于2023至2024年度推出。
学生将修读跨学科数据分析课程,及选读由中大或中大(深圳)开设的指定课程作为另一主修,并于粤、港两地校园上课,让有意投身大湾区发展的学生获得丰富的两地学习和实习体验。
跨学科数据分析课程作为其中一科主修,其中涵盖了与商务、工程和科学相关的知识及技能,将大数据和商务分析应用于创新发展。学生亦可从中大提供的统计学、数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信息工程学、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或中大(深圳)开办的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金融工程、市场营销共11个课程中选择另一主修。
在四年修业期内,学生可弹性选择于两地校园各修读两年。入读此课程的学生可到大湾区其他城市及亚洲等地参与实地考察活动,且有机会于国际及内地顶尖机构实习。课程还将确保学生获“在学.在职计划”取录,透过中大的强大业界网络,累积有薪全职工作经验。
受惠两地丰厚资源和优势
两校每年合共录取约40至50名学生,中大将经“大学联合招生办法”及其他一般途径录取学生。两校将提供一系列对等的必修或选修科目,让学生完成指定学分的科目,以符合所属院校的毕业规定。毕业生将获所属院校颁发学士学位,并于毕业证书列明修读的两个主修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早于今年8月就《施政报告2022》公众咨询提交建议书,提出设立崭新的大湾区2+2学位课程的建议,后推出此课程。中大副校长潘伟贤教授表示,香港和深圳是大湾区的国际化重点城市,其环球商贸、金融及创新科技领域的发展领先全球。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于两地学习并累积工作经验的机会,建立人际网络,同时受惠于两地的丰厚资源和优势,助力其毕业后一展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