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精准推进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评社北京10月13日电/据内蒙古日报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自觉把服务发展大局的责任扛在肩上,充分发挥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质量管理等质量基础设施在产业发展中的基础引领作用,面向企业、区域、产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精准推动全区绿色特色优势产业质量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底,帮助企业和农牧民直接增收近8.6亿元、节约成本1300余万元,稳定用工3000余人,拓展就业岗位6200余个。

  “一需一策、一企一案”点对点“滴灌式”服务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点对点”调研,按照“一需一策、一企一案”原则,为企业提供“滴灌式”精准服务,从2019年至2021年,累计服务124家企业,提供127项“滴灌式”精准服务。

  “自从使用电火花稀土金属及合金快速分析仪后,企业的检测效率提高了10倍,每年能节约检测成本近100万元。”包头市三隆稀有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部长王昊说,以前,稀土金属及合金检测过程繁杂、周期长、成本高,产生的废气、废水等一直困扰企业高质量发展。而他提及的电火花稀土金属及合金快速分析仪,是由原自治区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联合三隆稀有金属公司等企业共同研制而成。该院是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为服务稀土产业发展专门设立的从事稀土产品检验检测及质量监督的技术机构。自2019年开始,该院瞄准企业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帮扶,为企业发展解决了不少难题。

  “近几年随着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的出台,如不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一些老的‘明星药’可能会被市场淘汰。我们的复方甘草片与异烟肼片就处于这种情况。企业曾经面临着研究方法开发和方案制定以及实验开展缺乏技术支持等多个难题。”提起前几年的处境,内蒙古兰太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常斌总是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