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鲁警”:守港百年 爱国爱乡
1922年始,港英政府以山东威海卫为基地招募警察,威海卫人赴港从警的历史就此启幕。100年来,“鲁警”以勤劳、勇敢、忠厚、侠义等品质,成为守卫香港的警界中坚力量。
漂洋过海——
赴港从警,“威海卫警察”声名远播
循着历史的经纬来到1923年3月20日,首批从威海卫招募的警察乘坐“贵州”号轮船抵达香港,历时20天。他们被正式授予“威海卫警察”的番号。之后,奔赴香港投考警队的威海卫人渐趋增多,至1924年末,威海卫籍警察已达275人,占香港警察总人数的1/5。
“仅我出生的田村就有20个人加入香港警队,足见当时‘威海卫警察’的规模。”出生于山东威海卫田村,89岁高龄的吴传忠曾是“鲁警”一员,17岁时投奔亲戚来香港,1955年考上“威海卫警察”,属于第二代“鲁警”(1945年—1958年)。
第一代“鲁警”(1923年—1945年)“身材高大、不会粤语、不懂英语”,通常被安置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部门。吴传忠介绍,按照彼时警队的编制,A组是欧洲籍警员,B组是俗称“大头绿衣”的印度籍警员,C组是本地招聘警员,来自山东的“鲁警”则属于D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