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OPEC产油国也“不吃美国这一套”

  中评社北京10月12日电/

  来源:大公报作者:张敬伟

  主要产油国达成减产共识,美国恐慌──白宫有了大麻烦。

  当地时间10月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产油国(简称OPEC+)第33次部长级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议决定从11月起,将原油总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OPEC+的这一决定,让全球市场即刻陷入恐慌,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多天攀升。美国尤其惊慌,总统拜登和其幕僚对OPEC+减产倍感失望,不断批评这是“短视行为”。

  这意味着,不仅是今年夏天拜登出访沙特要求增加原油产量的失败,也凸显美国对OPEC+政治公关行为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因此,白宫才恼羞成怒,一位美国官员对媒体称,白宫正在“痉挛和恐慌”。对于美国的震怒,OPEC+似乎还是选择了“自主”──正如一位OPEC国家的代表所言,虽然他们尊重美国的意见,但还是基于自身利益。

  无论美国多么霸权,利益之下各自飞,这也算是国际关系的铁律了。何况,从国际金融危机到2020年新冠疫情以降的两个周期里,全球原油价格曾经低至每桶20美元。面对OPEC+国家因油价暴跌而出现的财政金融窘况,美国不仅没有表现出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反而出口油气“抢食”,而且美国更利用其掌握的页岩油技术拉低全球油价。因此,曾经有分析认为这是美国利用页岩油技术打击OPEC+国家的石油战争。不管是否“阴谋论”,美国坚持本国利益最大化却是不争事实。

  美外交的重大挫败   美国之所以对OPEC+减产不感冒,是因为OPEC+减产对美国形成了战略性压力。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全球能源价格高企,由于美国支持乌克兰,美欧对俄罗斯实施了八轮制裁,涵盖各个方面,尤其是强迫欧洲杜绝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在此情势下,美国只能靠沙特主导的OPEC国家增加产量保障全球能源供给。与此同时,美国也在释放能源储备,以补上全球能源供给缺口。甚至,美国不惜放下身段向拉美宿敌委内瑞拉“求油”。但从全球能源价格高企难抑的市场曲线看,美国的努力幷未取得明显成效。

  美国虽然不缺油气,但欧洲已经难以承受。没有俄罗斯油气补给,欧洲将迎来难捱的能源严冬,高企不下的通胀也让欧洲政治失稳,民众走上街头。屋漏偏逢连阴雨,“北溪-1”、“北溪-2”管道被认为破坏震动全球,虽然美欧俄三方对于谁是“破坏者”争吵不休,但是美国面临着来自俄罗斯和国际社会促其“自证清白”的压力。

  在此当口,OPEC+减产无异于让尴尬中的美国更为难堪。一方面,OPEC+包括俄罗斯等产油国,所达成的减产共识,等于美国传统盟友沙特、阿联酋等OPEC国家和俄罗斯站在了同一阵线上,这对集中一切力量建立反俄阵线的美国而言不啻最大讽刺。另一方面,凸显美国对主要产油国影响力的降低,美国的公关──无论是劝说还是强迫失去了作用,OPEC+没有屈从美国强权而是按照自身利益作出选择。简言之,现在连OPEC产油国也“不吃美国这一套”了。

  更重要的是,美国关心的幷非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或欧洲陷入油气恐慌,而是关注本国高企不下的通胀。因此,美联储多次粗暴加息不仅没有抑制通胀,反而让通胀率不断破出高纪录。除了高通胀的经济因素,更关键的是美国中期选举的政治考量。

  拜登随时成跛脚总统   拜登和他所属的民主党,中期选举前景不妙,拜登大概会成为跛脚鸭总统。让拜登和民主党陷入政治困境的,就是高通胀、俄乌冲突和高债务,高通胀、俄乌冲突和能源危机(能源价格高企)紧密相连。而且,这又和高通胀形成逻辑链条──能源价格高企,民生成本增加,又直接影响到美国民众在圣诞和除夕的消费意欲。

  糟糕的是,OPEC+此时减产,不仅是拜登政府外交公关的挫折,也为共和党和美国民众提供了批驳的靶子。毕竟,下月就是中期选举,OPEC+减产戳到了拜登政府的痛处,也为共和党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在此情势下,拜登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麻烦。OPEC+对拜登政府的睥睨,也凸显OPEC+不把美国政府当成一回事,而且会对美国政治产生“化学反应”──直接导致拜登政府在中期选举中的权力卡位战。如果民主党在国会山成为“少数党”,拜登开始跛脚,不仅宣告拜登“下个四年”的提前破产,也给共和党甚至特朗普提供了卷土重来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将会影响美国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的走向和全球战略的布局。这对拜登政府重树美国领导力的“美国回来”也是无情打击。

  OPEC+减产,是拜登政府的大麻烦。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中评社北京10月12日电/

  来源:大公报作者:张敬伟

  主要产油国达成减产共识,美国恐慌──白宫有了大麻烦。

  当地时间10月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产油国(简称OPEC+)第33次部长级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议决定从11月起,将原油总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OPEC+的这一决定,让全球市场即刻陷入恐慌,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多天攀升。美国尤其惊慌,总统拜登和其幕僚对OPEC+减产倍感失望,不断批评这是“短视行为”。

  这意味着,不仅是今年夏天拜登出访沙特要求增加原油产量的失败,也凸显美国对OPEC+政治公关行为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因此,白宫才恼羞成怒,一位美国官员对媒体称,白宫正在“痉挛和恐慌”。对于美国的震怒,OPEC+似乎还是选择了“自主”──正如一位OPEC国家的代表所言,虽然他们尊重美国的意见,但还是基于自身利益。

  无论美国多么霸权,利益之下各自飞,这也算是国际关系的铁律了。何况,从国际金融危机到2020年新冠疫情以降的两个周期里,全球原油价格曾经低至每桶20美元。面对OPEC+国家因油价暴跌而出现的财政金融窘况,美国不仅没有表现出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反而出口油气“抢食”,而且美国更利用其掌握的页岩油技术拉低全球油价。因此,曾经有分析认为这是美国利用页岩油技术打击OPEC+国家的石油战争。不管是否“阴谋论”,美国坚持本国利益最大化却是不争事实。

  美外交的重大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