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香港优势独特 毋须妄自菲薄

  中评社北京10月10日电/

  来源:大公报

  香港和新加坡之间一直存在竞争,近期更因香港未全面通关等因素,坊间不断冒出一些所谓“新加坡取代香港”的言论。新加坡发展自有其长处,香港要认清自身不足,全力提升竞争力,但更重要的是,绝不能妄自菲薄、仅因个别排名的暂时下跌而影响对未来的信心。事实上,香港具有难以取代的各种优势,更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只要聚焦发展目标,早日稳控疫情,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会不断得到强化。

  上月底,由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长期排在第三位的香港,被新加坡取代。排名一出,诸如“纽伦港”变“纽伦星”等言论甚嚣尘上,再加上新加坡大力“挖”香港专才,疫下还成功举办了多场国际活动,一些人进而“看衰”香港。但香港真的被取代了吗?

  从上述排名分析,香港总得分其实幷没有下跌,反而是增加了10分,甚至比首两位的纽约和伦敦得分升幅还要多,但疫情限制了本港发展,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相关评分及整体排名。尽管如此,报告反映香港在银行、保险、专业服务及贸易等环节仍然拥有相当优势。

  不同的排名各有侧重点,但不论从哪个标准而言,香港的实力依然十分强劲,也是新加坡所无法比拟的。例如,香港的金融服务业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在2020年达到760亿美元,相等于本地生产总值的23%,规模是新加坡的1.5倍。以去年数字统计,港股市值超过42万亿、合共有2500多家上市公司,分别比新加坡高出7倍及2.7倍;港股去年全年总成交额为41万亿港元,为历年新高,与新加坡仅1.9万亿港元相比,高出逾20倍。至于外汇、债券市场及绿色金融等方面,香港也是遥遥领先。   某次排名的上上落落,往往是受一些短期因素影响。关键的是香港要清晰认知自身拥有什么优势、存在什么不足,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正如昨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网志中所说,香港最大、最核心的优势,在于我们是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幷具有难以覆制、难以取代的“一国两制”下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这是香港筹划长远发展的根本起点。再加上特区政府正采取更积极、更主动的发展策略,将为香港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和空间。

  当然,强调自身优势绝不意味着无视现实挑战。当前地缘政局十分严峻,环球经济面临各种危机,香港不可能独善其身;而各个经济体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尖锐,“抢人才”、“抢企业”也更激烈,无论是金融或创科等行业,香港都面临更大压力。香港要保持幷提升固有竞争力,需借鉴新加坡的一些好的做法,出台更有效、更有力的举措,聚焦以己之所长、贡献国家之所需,不断发展壮大新的优势产业。

  香港的未来是机遇和挑战幷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实际上,即将于下月举行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获得全球各大机构的积极反应,由于峰会只有一天,当局甚至要加开分会以回应各方要求。这从侧面反映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坚实地位。香港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各项发展将稳步推进。而市民也相信行政长官李家超即将公布的首份施政报告,会有一系列新举措,一定能够全力推动香港向前发展。   中评社北京10月10日电/

  来源:大公报

  香港和新加坡之间一直存在竞争,近期更因香港未全面通关等因素,坊间不断冒出一些所谓“新加坡取代香港”的言论。新加坡发展自有其长处,香港要认清自身不足,全力提升竞争力,但更重要的是,绝不能妄自菲薄、仅因个别排名的暂时下跌而影响对未来的信心。事实上,香港具有难以取代的各种优势,更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只要聚焦发展目标,早日稳控疫情,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会不断得到强化。

  上月底,由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长期排在第三位的香港,被新加坡取代。排名一出,诸如“纽伦港”变“纽伦星”等言论甚嚣尘上,再加上新加坡大力“挖”香港专才,疫下还成功举办了多场国际活动,一些人进而“看衰”香港。但香港真的被取代了吗?

  从上述排名分析,香港总得分其实幷没有下跌,反而是增加了10分,甚至比首两位的纽约和伦敦得分升幅还要多,但疫情限制了本港发展,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相关评分及整体排名。尽管如此,报告反映香港在银行、保险、专业服务及贸易等环节仍然拥有相当优势。

  不同的排名各有侧重点,但不论从哪个标准而言,香港的实力依然十分强劲,也是新加坡所无法比拟的。例如,香港的金融服务业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在2020年达到760亿美元,相等于本地生产总值的23%,规模是新加坡的1.5倍。以去年数字统计,港股市值超过42万亿、合共有2500多家上市公司,分别比新加坡高出7倍及2.7倍;港股去年全年总成交额为41万亿港元,为历年新高,与新加坡仅1.9万亿港元相比,高出逾20倍。至于外汇、债券市场及绿色金融等方面,香港也是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