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绿色根基 壮大"美丽经济"
金秋时节,阜新市彰武县大冷镇上三家子村的沙化生态治理基地里,金色稻田在秋风中摇曳,如同一片黄灿灿的海洋。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如今这片即将迎来丰收的稻田,过去曾是被称为“沙窝子”的风蚀沙地。
类似的巨变,在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部的敖木伦湿地公园也能看到。茂密的芦苇丛随风荡漾、山林与河湖交相辉映、河中的岛屿青葱翠绿……林护河、水润林、景映水的生态景观,引得游人流连驻足。如今这处“高颜值”的湿地公园,过去也曾是无人问津的荒地和滩涂。
“辽宁,变绿了,也变美了。”生态的改善,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感到欣喜。
环境之变,源于思想之变。生态文明建设对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极端重要性。
极端重要性,首要在责任。辽宁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必须筑牢祖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
极端重要性,指向在发展。绿色低碳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绿水青山本身就蕴含着“金山银山”。
极端重要性,落点在民生。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