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首钢园“火”与“冰”的华丽转身
工业遗存如何更好地活化利用,首钢园从“火”到“冰”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成了全国样板。
首钢始建于191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首钢承担起多项科技创新任务。一代代首钢人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中国第一。进入21世纪,服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需要,首钢启动了史无前例的“钢铁大搬迁”。首钢园纳入了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三高炉也成了首批更新改造的标志建筑。
总台央视记者 李琳:作为首钢园转型发展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巨大的冷却塔映衬着冰雪健儿们一飞冲天的身影,成为冬奥赛场上最炫酷的风景。如今,冷却塔既成为冬奥标志,也成为绿色转型标志。
以冬奥会为契机,通过对老工业区工业遗存和风貌的保护再利用,首钢园实现了让世人惊叹的转型。如今进入园区,科幻元素、潮流运动、无人科技、冬奥足迹遍布,首钢园正逐渐完成蜕变,向世人显露出多种炫酷的姿态,并加快向“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的定位迈进。
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运营服务部 张娅:一个是要抓好质量,一个是要抓好服务,写好我们的转型文章。我们构建了很多的品牌计划,包括酒店服务、物业服务、会展服务等。
李京京:我与首钢一起转型
42岁的李京京是一名地道的北京人,在首钢工作已有20多年。1998年,18岁的她从首钢职业技校毕业后就进入了首钢厂。首钢从石景山搬迁至河北曹妃甸海边之前,她一直是一名技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