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高雄果贸社区大陆各省美食飘香

这家店第一代老板肯定是山东乡亲。(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中评社高雄9月8日电(记者 高易伸)位于高雄市左营区的果贸社区为眷村改建,由果贸、果峰、果惠3个里所组成,约2200户。社区外观犹如层层堆迭的笼子,有“小香港”之称。眷村生活痕迹依稀可见,可以找到上海、山东、福州、广东等大陆各地美食,也见证大时代下,两岸关系的连结。

  果贸社区内的美食经济实惠,烧饼夹蛋、高丽菜包、韭菜包、馅饼、锅贴、蛋饼、豆浆等美味可口,一早便有民众排队购买,还有不少人专程从外地来这里享用。

  深蓝地盘的果贸社区内随处可见“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难怪国民党内任何想参选党主席、或想攻大位的政治人物,都会来果贸表达重视。

  果贸社区位于高雄左营军港、海军官校旁,前身为海军眷村果贸三村,1965年完工时为南台湾最大眷村。后来因房舍老旧、不敷使用。军方于1977年核定眷村改建计划,将果贸三村改建为集合式住宅,并于1984年完工落成,主体建筑共13栋,划分为果贸、果惠与果峰三里。

  当初果贸眷村的古老建筑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为了取代古老平房所兴建的果贸新大楼,具有相当独特的特色。位于社区中心的第8栋与第9栋楼呈现双C状,围成一个圆形,创造出了“圆顶天”的特色,其他栋楼则以弯曲状环护于外侧;而几乎每户都加装了铁窗,使大楼外观看起来犹如密密麻麻、层层堆迭的笼子,因此也取得了“小香港”的称呼。社区内几家颇富知名度的眷村美食店,包括早餐店、饺子馆、饼店等,更引人垂涎三尺。因此近年来果贸社区吸引不少观光客驻足,成为高雄知名景点之一。

以上海为名的“馄饨店”也在果贸社区里出现。(中评社 高易伸摄)

果贸社区内有不少以大陆各省市为名的早餐店或面馆,也代表着当年来台的各省背景。(中评社 高易伸摄)

高雄眷村果贸社区因建物外观层层堆迭,因此也有“小香港”之称。(中评社 高易伸摄)

果贸社区是南台湾最大的眷村聚落,也是过去蓝营的铁票票仓。(中评社 高易伸摄)

来果贸社区可以品尝山东莱阳的传统早点,当地非常有名。(中评社 高易伸摄)

在左营果贸社区随处可见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中评社 高易伸摄)

果贸社区靠近海军基地、海军官校,不少阿兵哥会来这里用餐。(中评社 高易伸摄)

传统大陆山东口味的葱油饼,高雄左营果贸吃得到。(中评社 高易伸摄)

这里的外省早餐店,经济实惠、价格不贵。(中评社 高易伸摄)

这家店第一代老板肯定是山东乡亲。(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中评社高雄9月8日电(记者 高易伸)位于高雄市左营区的果贸社区为眷村改建,由果贸、果峰、果惠3个里所组成,约2200户。社区外观犹如层层堆迭的笼子,有“小香港”之称。眷村生活痕迹依稀可见,可以找到上海、山东、福州、广东等大陆各地美食,也见证大时代下,两岸关系的连结。

  果贸社区内的美食经济实惠,烧饼夹蛋、高丽菜包、韭菜包、馅饼、锅贴、蛋饼、豆浆等美味可口,一早便有民众排队购买,还有不少人专程从外地来这里享用。

  深蓝地盘的果贸社区内随处可见“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难怪国民党内任何想参选党主席、或想攻大位的政治人物,都会来果贸表达重视。

  果贸社区位于高雄左营军港、海军官校旁,前身为海军眷村果贸三村,1965年完工时为南台湾最大眷村。后来因房舍老旧、不敷使用。军方于1977年核定眷村改建计划,将果贸三村改建为集合式住宅,并于1984年完工落成,主体建筑共13栋,划分为果贸、果惠与果峰三里。

  当初果贸眷村的古老建筑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为了取代古老平房所兴建的果贸新大楼,具有相当独特的特色。位于社区中心的第8栋与第9栋楼呈现双C状,围成一个圆形,创造出了“圆顶天”的特色,其他栋楼则以弯曲状环护于外侧;而几乎每户都加装了铁窗,使大楼外观看起来犹如密密麻麻、层层堆迭的笼子,因此也取得了“小香港”的称呼。社区内几家颇富知名度的眷村美食店,包括早餐店、饺子馆、饼店等,更引人垂涎三尺。因此近年来果贸社区吸引不少观光客驻足,成为高雄知名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