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破格思维解决房屋难题
来源:文汇网 作者:李镇强(自由党副主席、立法会议员)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本月中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亦刚提交土地及房屋供应的“百日报告”,社会各界关注,特区政府有何突破性思维以增加公营房屋供应,解决这个积累已久、困扰全港市民的深层次问题。
笔者一向关心房屋土地议题,早前已向特首提交一系列相关建议,包括建议政府尽快完成精简发展相关的法定程序,缩短生地变熟地的所需时间、善用未开发及低密度绿化地带等。政府应跳出框框,让市民能看得见政府解决房屋问题的决心,最重要是让所有市民看见希望,避免出现有青年一踏入合资格年龄便立即轮候公屋的现象,窒碍他们向上流的机会。
近年公屋轮候册时间屡创新高,公营房屋推出的数量一直供不应求,有不少港人反映,即使他们合资格申请居屋,要抽中单位往往比登天更难,尤其是以白表申请的青年,更只能望门兴叹。有见及此,政府可考虑容许香港永久性居民“一生人抽一次居屋”,让全港合资格市民及青年可以重拾希望。
但即使全港市民都可以参与抽签,也不等于大家都获得平等的中奖机会,例如政府可参考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即NBA的选秀方法,设立一套系统,当市民收入越高,中奖机会就相对较低,反之亦然,变相可确保较低收入的市民可更容易抽中居屋。
另外,政府亦可参考早前港人首置上车盘的做法,规定市民在购入房屋后,在一定年期内不得转售及租予他人,以确保有需要人士用于自住,并可制定特定方程式,在规定的年期后容许以购入价加通胀作计算,售回给政府或有意购买居屋的市民。
再者,随着港珠澳大桥等跨境基建陆续落成,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更趋紧密,在一小时生活圈下,不少港人都正居住内地城市,同时在港工作。事实上,在内地城市生活的衣、食、住等范畴开支较少,港人变相可储蓄更多,为日后置业作好准备。特区政府可考虑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例如深圳、珠海等合作,推出政策鼓励市民在大湾区置业,在供应基数增加下,料可大幅增加市民上楼的机会。
另一方面,针对有小部分市民滥用公屋,政府应致力加强打击,特别是要善用科技,并提高相关罚则,以增加阻吓性。现时公屋有“打击滥用”政策,包括丢空单位、分租或转租单位、将单位用作货仓等。在近年的公屋租约更列明,租客需要持续居住在公屋单位,以确保公屋使用的效率,防止丢空不用,最重要是腾出相关公营房屋单位予真正有需要的人士,缩短现时轮候册的上楼时间。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变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宽敞一些。因此,房屋工作绝对是本届特区政府的重中之重,刻不容缓。房屋局及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主动聆听各议员及社会各界的意见,不要闭门造车,并应多管齐下,积极运用大数据、崭新科技和建筑方法,致力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为香港人建设更美好的家,达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来源:文汇网 作者:李镇强(自由党副主席、立法会议员)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本月中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亦刚提交土地及房屋供应的“百日报告”,社会各界关注,特区政府有何突破性思维以增加公营房屋供应,解决这个积累已久、困扰全港市民的深层次问题。
笔者一向关心房屋土地议题,早前已向特首提交一系列相关建议,包括建议政府尽快完成精简发展相关的法定程序,缩短生地变熟地的所需时间、善用未开发及低密度绿化地带等。政府应跳出框框,让市民能看得见政府解决房屋问题的决心,最重要是让所有市民看见希望,避免出现有青年一踏入合资格年龄便立即轮候公屋的现象,窒碍他们向上流的机会。
近年公屋轮候册时间屡创新高,公营房屋推出的数量一直供不应求,有不少港人反映,即使他们合资格申请居屋,要抽中单位往往比登天更难,尤其是以白表申请的青年,更只能望门兴叹。有见及此,政府可考虑容许香港永久性居民“一生人抽一次居屋”,让全港合资格市民及青年可以重拾希望。
但即使全港市民都可以参与抽签,也不等于大家都获得平等的中奖机会,例如政府可参考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即NBA的选秀方法,设立一套系统,当市民收入越高,中奖机会就相对较低,反之亦然,变相可确保较低收入的市民可更容易抽中居屋。
另外,政府亦可参考早前港人首置上车盘的做法,规定市民在购入房屋后,在一定年期内不得转售及租予他人,以确保有需要人士用于自住,并可制定特定方程式,在规定的年期后容许以购入价加通胀作计算,售回给政府或有意购买居屋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