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大运河 清流焕新颜
4月28日,历经14天集中补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6月24日,大运河京冀段旅游航道实现互联互通……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承载着无数繁华盛景的京杭大运河开启了保护、传承、利用的新篇章。
时任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表示,水利部将持续推进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贯通补水工作,力争每年实现一次全线贯通,并逐步延长全线贯通时间,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京杭大运河正常来水年份全线有水目标。
迎来世纪复苏
夜幕降临,在北京市通州区运河奥体公园的2号码头,汽笛长鸣,“拥军号”游船缓缓起航。碧波荡漾的北运河,东岸垂柳枝繁叶茂,西岸商务楼宇鳞次栉比,美不胜收。
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流经河北香河,入天津汇入海河,在北京境内长约41.9公里。北运河位于“九河末梢”,承担着北京城区90%的排水任务。尽管常年有水,但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迅速膨胀,北运河的水质逐渐恶化,甚至一度处于劣Ⅴ类。
进入本世纪后,北运河打响了“还清战”,尤其近10年来变化更加明显。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水环境管理科负责人王子龙介绍,自2013年起,北京市连续实施3个“三年治污行动”,北运河沿线排污口逐步关停,削减入河污染源。同时,还对河道进行了绿化景观提升,特别是随着河长制的全面推行,北运河管理处与通州区水务局联动,一方面持续加强黑臭水体及污水直排治理、管理;另一方面开展河道巡视,巩固整治成果。
北运河焕发生机与活力只是京杭大运河迎来世纪复苏的一个缩影。“上世纪以来,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水资源短缺,河道断流、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保护与地下水管理处处长黄利群告诉记者,为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改善大运河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恢复大运河的生机与活力,今年4月14日起,水利部统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正式启动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