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温州商会办教育讲座 服务旅法华侨华人
商会邀请了法国“为之”华裔家庭教育创始人黄迎怡,法国华人律师协会名誉会长李晴兰,欧洲时报总编辑梁扬作为主讲嘉宾。协会成员、家长与孩子们聆听了讲座并与主讲嘉宾进行了互动。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未来。”温州商会会长陆晓锋表示,华人的未来发展需要改教育方式。改变教育方式,要从父母的改变开始。梁扬总编辑、李晴兰律师都是教子有方的模范,孩子都进入了顶尖的学校,黄迎怡老师是教育专家,他们的分享肯定对家长们有所帮助。华人来到法国已经100多年,但真正扬名于世的同胞并不多,这和我们的教育息息相关。现在,华人已经开始重视教育,但是还需要一定的引导。我们希望这个讲座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华人同胞关注新生代的教育。
温州商会会长陆晓锋表示,华人的未来发展需要改教育方式。
黄迎怡表示,纵观世界,我们看到印度人在硅谷正在崛起,因为这个国家比较重视教育;其次是犹太人,我们看到他们掌握了世界80%的财富。这些民族,都对教育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我们曾经的目标是让孩子进入国际大公司,而现在,这种现象在改变,下一代正在接手家族生意。但是,新生代的价值,不能用财富来衡量,如果他们进入政界,那么发挥的能量更大,更容易推动海外华人的长期发展。所以,华人必须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她认为,家长要找到孩子的优点,他们需要鼓励,要给孩子们自信。公立学校的学前教育以集体生活为主,而老师的素质特别重要;孩子0-3岁期间,中文教育很重要,但是学习当地语言更重要,而表达能力尤其重要;3-6岁之间,家长要重视言传身教,不能“放养”孩子;小学期间,一年要解决语言关,阅读很重要,并且学以致用。小学之前,要和孩子一起读各种绘本,进入小学一年后,孩子就可以独立阅读了;初中的阅读要选好主题;高中要做好规划,要以“高考”为指向,家长要与孩子建立好的沟通关系,要理性地与孩子对话,不要企图“指导”孩子。
他表示,首先,要培养孩子“一种身心”:要让孩子“玩够”,假期要到处旅行;要“动够”,多参加运动;要“爱够”,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要“打过”,孩子身心健康,勇气很重要,孩子在幼年敢于挑战强势的欺凌,对培养勇气很重要。
其次,家长要培养孩子“一种习惯“。胡适曾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两个习惯养成,很重要。在初中阶段,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法国的阅读习惯值得学习,移动互联时代,很多人还在读纸质的书籍和报刊。读书,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获取更多的精神滋养,这是任何电子设备不能给予的。第二个习惯,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尤其是管理好自己的业余时间。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成功,是看如何管理业余时间。
第三,要让孩子打造“一种能力”。就是“用功”的能力。轻易来的快乐不是真的快乐,孩子不能被动去努力,要主动完成一些事情和计划。法国的预科制度是培养精英的主要途径,最好进入之前已经具有这种能力。
第四,要培养孩子“一种爱好”。爱好是的“身内之物”,人有真正的“爱好”受益终生。家长要让孩子超越“强迫”阶段,成为一生不能割舍的“身内之物”。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成功”,而是幸福。有爱好与没有爱好的人,在疫情两年的幸福指数完全迥异。
她说,对孩子“陪伴”很重要,不只是坐在身边陪伴,而是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充分信任孩子,因材施教,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孩子兴趣是需要培养的,比如奥数培训等。法国有很多很多培养这种兴趣的机构,大家可以让孩子去参加。
李晴兰认为,法国也有“学区房”,作为父母,要关注居住区的教育资源,要看学校的师资和条件。她本人为了孩子曾经“孟母三迁”,搬了很多次家。她发现了很多华人家长已经搬到了拉丁区,虽然那里的房价较高,但还是可以承受的,并且是长线投入。学区房也不限于拉丁区,我们还要瞭解孩子的兴趣和方向,然后选择适合的学校。
在互动环节,孔晶晶提问说华人如何对待歧视问题,梁扬总编表示,不要过于关注种族问题,歧视无处不在,华人孩子应以自强战胜一切可能的歧视。复兴党中心区党支部书记叶飞燕表示,很多歧视问题是阶级歧视,而非种族歧视。华人新生代还要更多地参政议政,更好地融入发展。孩子并非一定要进入顶尖学校,而是要关注他们学成之后的人生发展。
陆晓锋介绍说,“深耕社”是法国温州商会的学习、探讨、服务的公益平台,不定期邀请社会各界精英、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与协会成员们以及旅法侨胞一起学习进步,共同发展。
商会邀请了法国“为之”华裔家庭教育创始人黄迎怡,法国华人律师协会名誉会长李晴兰,欧洲时报总编辑梁扬作为主讲嘉宾。协会成员、家长与孩子们聆听了讲座并与主讲嘉宾进行了互动。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未来。”温州商会会长陆晓锋表示,华人的未来发展需要改教育方式。改变教育方式,要从父母的改变开始。梁扬总编辑、李晴兰律师都是教子有方的模范,孩子都进入了顶尖的学校,黄迎怡老师是教育专家,他们的分享肯定对家长们有所帮助。华人来到法国已经100多年,但真正扬名于世的同胞并不多,这和我们的教育息息相关。现在,华人已经开始重视教育,但是还需要一定的引导。我们希望这个讲座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华人同胞关注新生代的教育。
温州商会会长陆晓锋表示,华人的未来发展需要改教育方式。
黄迎怡表示,纵观世界,我们看到印度人在硅谷正在崛起,因为这个国家比较重视教育;其次是犹太人,我们看到他们掌握了世界80%的财富。这些民族,都对教育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我们曾经的目标是让孩子进入国际大公司,而现在,这种现象在改变,下一代正在接手家族生意。但是,新生代的价值,不能用财富来衡量,如果他们进入政界,那么发挥的能量更大,更容易推动海外华人的长期发展。所以,华人必须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她认为,家长要找到孩子的优点,他们需要鼓励,要给孩子们自信。公立学校的学前教育以集体生活为主,而老师的素质特别重要;孩子0-3岁期间,中文教育很重要,但是学习当地语言更重要,而表达能力尤其重要;3-6岁之间,家长要重视言传身教,不能“放养”孩子;小学期间,一年要解决语言关,阅读很重要,并且学以致用。小学之前,要和孩子一起读各种绘本,进入小学一年后,孩子就可以独立阅读了;初中的阅读要选好主题;高中要做好规划,要以“高考”为指向,家长要与孩子建立好的沟通关系,要理性地与孩子对话,不要企图“指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