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乡建:唤醒沉睡的乡村之美
随着脱贫攻坚的如期实现以及乡村振兴的全面展开,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在物质生活上,农村开始向城市看齐。如今的城乡差距,很大程度体现在文化艺术建设上。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文化艺术的作用,让乡村从富起来到美起来、雅起来,增强乡村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满足乡村群众高品质的生活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把乡村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画布舞台
审美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之义。以美学理念为指导,以艺术设计为手段,将美学融入乡村空间设计是提升乡村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比如,河南省修武县利用农村闲置空间,打造出一批村级乡村美学综合体,并以该综合体为依托,开展社会服务。修武县秦厂村的美学综合体,由国际知名设计师团队设计,在保留“乡愁”的同时,运用艺术手法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设计,如今已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村里很多年轻人结婚都选择在那里举办婚礼。
人的气质模样各不相同,村庄也是。艺术介入乡村空间设计,一定要尊重不同村庄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村民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艺术语言,坚持“一村一品、一品一韵”,力求让每个村庄、每幢建筑都成为一道艺术风景。
江南乡村,小桥流水,修篁遍地,莺歌婉转,就像一个温婉柔美的姑娘。那么,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可能就是当地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徽派建筑风格质朴淡雅,黛瓦与白墙相互映衬,如姑娘的明眸皓齿,在婉转顾盼间,能尽显江南水乡的灵动韵致。而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植被稀疏,乾旱少雨,在那里的农村搞艺术乡建,因地制宜,修建窑洞,远比开挖池塘更能彰显当地的文化和特色,也更能满足当地村民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