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产能趋饱和 难解欧洲“气荒”
欧洲多年来严重依赖俄罗斯供应天然气。德国总理朔尔茨日前访问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长国和卡塔尔,但仅从阿联酋获得了“一批液化天然气和一份不具约束力的能源协议”,远不能缓解德国的“气荒”。
俄罗斯供应着德国一半以上的天然气、一半的煤炭和大约三分之一的石油。据悉,阿联酋将向德供应的首批天然气数量为13.7万立方米,不及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在战事开打前一天的输送量。据彭博社此前估计,德国想要替换俄气,每月需要增加82艘LNG船的进口量,超过卡塔尔一个月的产量。德国选择党议员科特雷表示,“中短期内放弃俄罗斯天然气,将对德国社会和经济开支造成重大负担。”
法国也在中东地区积极寻求能源合作。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公司和卡塔尔能源公司9月24日签署投资协议,成为卡塔尔北方气田南扩项目的首个外国合作伙伴。然而,随着沙特、阿联酋等国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提升,中东向欧洲国家出口与否,亦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卡塔尔经济学家哈桑表示,“中东要加快对欧洲能源供应的大幅提升,难度较大”。卡塔尔目前已达天然气生产能力峰值,在短期内也难以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