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发展服务贸易大有可为
国际社会认为,此举显示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大,而中国扩大开放无疑让世界获益良多。举办服贸会的初衷就是全力提升中国的服务贸易,因为中国早已成为货物贸易的全球第一大国,但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势必不时引发贸易战。这显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中国推出了进博会。中国已连续7年在全球服务贸易排名第二,但与此同时中国多年来也是服务贸易的最大逆差国!在制造业产品出口领域,中国基本已发展到极限,未来只能将低端制造业外迁,腾笼换鸟向高端领域迈进,制造业产品出口总额在很长时间会维持当前水准,因此中国唯一的突破口就是服务贸易出口。近年来全球服务贸易增速是货物贸易增速的两倍,其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和地位逐年提升。
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今年1—7月,中国服务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28093.6亿元,同比增长7.3%。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27.2个百分点,由此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70%至1347.5亿元,同比减少3140.2亿元。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中国的服务贸易虽然也是逆差,但金额却极为有限,最多也就不到40亿美元。在2005—2008年期间,中国居然还连续出现了服务贸易顺差,尽管金额也就在几亿美元到几十亿美元之间。但此后就出现了逆差急剧攀升的势头,从2014年以来始终在2000亿美元以上,呈居高不下态势。
由于2020年疫情肆虐而使全球经济活动受到很大冲击,所以相关数据与常年差异很大,不具有可比性。以2019年为例,当年中国货物贸易的顺差高达4628亿美元,而服务贸易的逆差也高达2589亿美元,贸易顺差由此腰斩。美国与中国截然相反,当年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高达6168亿美元,但服务贸易顺差却高达2492亿美元,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货物贸易的逆差。美国在多年保持全球头号货物贸易逆差大国的同时,也始终是服务贸易头号顺差大国。中美两国正好截然相反。
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它出口的主要是智力、技术、知识产权和文化创造,是一种成本低收益高的高附加值贸易,是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美国的服务贸易多年来保持持续增长势头。进入本世纪以来,除了两个年份出现小幅下降以外,其他年份服务贸易额均保持增长。美国的主要服务贸易出口项目包括:商业和个人服务(1795亿美元)、知识产权费(1291亿美元)、金融服务(1138亿美元)是美国三大出口服务类型,均在1000亿美元以上。
中国的主要服务贸易出口项目包括:商业和个人服务(698亿美元)、运输服务(460亿美元)、旅行服务(353亿美元)。但三项之和还不及美国的商业和个人服务这一项。
中美对比,高下立判,美国主要出口高附加值服务,中国却只能提供低附加值服务!差距最大的是知识产权费,美国出口高达1291亿美元,而中国出口仅66.32亿美元,还不到美国的零头!
中国如今已是世界最大专利申请国,但知识产权出口额却完全不成比例,这里既有中国专利技术含量偏低的问题,同时还有中国尚未理直气壮地向外国收取专利费的问题。例如华为拥有全球最多的5G专利,却并没有向美国各大电信企业收取专利费,在被美国连续打压后才向美国威瑞森电信要求支付10亿美元专利费,但别人却不理你,华为不得不在美国状告这家公司。反观仅美国企业高通,它向每部手机收取数美元到十几美元不等的专利费,2019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3.69亿部,高通每年仅在中国就收取超过20亿美元专利费!
中国能否实现服务贸易扭亏为盈?突破的路径很多,关键是能否制定正确的推进路线图。
首当其冲的无疑是文化产业,它包括电影、电视剧、动漫、综艺、网络游戏、图书版权等,虽然中国拥有相应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但相比美国却存在明显的差距:
我们对文化这一软实力的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当今世界依然由欧美主导,英语和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中国影视等文化作品在世界是非主流,受众非常有限,且以华人为主。例如在美国上映的中国影片,票房连50万美元都达不到,而美国大片在国内动辄几亿美元票房。已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任时曾经被媒体问到:“中国的电视机已出口到英国了,你是否感到危机?”撒切尔夫人对此莞尔一笑答道:“等中国的电视节目也输出到英国的时候你再来问这个问题。”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也是一个无法输出价值观的国家,就不是一个强国。她们所说的价值观,简单的说,就是有稳定性、持久性的思想。这些年来中央各相关部门全力以赴推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但至今却收效甚微,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除了文化领域,在知识产权领域也大有文章可做。2019年中国研发开支高达5000亿美元,与美国不相上下,如此高的投入必须创造价值才能可持续发展,而获得的专利也要变现,所以未来中国要加强知识产权的变现能力,用专利费为研发投入买单,由此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研发态势。当今世界,不仅飞机大炮是武器,专利也是武器。在专利权上用足政策,不仅可以形成竞争优势,也足以威慑竞争对手,保持长期优势。
旅游也大有潜力可挖。在疫情发生前,中国的出境游持续保持增长态势,2019年出境游人数达到1.55亿人次,中国游客在国外花费高达1338亿美元。而同年外国游客在中国过夜游的人次仅为2493万,国际旅游收入仅771亿美元,仅这一领域的逆差就高达567亿美元。中国拥有55个世界遗产,在全球名列榜首,各景区均有足够的国际游客住宿和接待能力,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璀璨文化加上旖旎的自然风光,何以仅吸收这么一点外国游客?而法国全国人口仅6700万,但2018年接待的外国游客人数却多达8940万,西班牙的接待人数也高达8280万,美国的接待人数为6290万。如果中国接待的外国游客人数能达到同一水准,则中国的国际旅游收入至少可以翻一番,该领域就可望实现扭亏为盈,由此可大幅度缩小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如何吸引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中国的相关主管部门必须脑洞大开,出台有效措施,尽快改变这一状况。而且通过增加外国游客来华旅游,让他们通过自己所见所闻,增加对中国的感性认识,也非常有利于加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这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有关部门对此要有紧迫感。
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实物产品层面的竞争,更体现在文化和服务层面的竞争!只有在文化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思想上具有吸引力,才是真正的中华民族复兴!
国际社会认为,此举显示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大,而中国扩大开放无疑让世界获益良多。举办服贸会的初衷就是全力提升中国的服务贸易,因为中国早已成为货物贸易的全球第一大国,但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势必不时引发贸易战。这显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中国推出了进博会。中国已连续7年在全球服务贸易排名第二,但与此同时中国多年来也是服务贸易的最大逆差国!在制造业产品出口领域,中国基本已发展到极限,未来只能将低端制造业外迁,腾笼换鸟向高端领域迈进,制造业产品出口总额在很长时间会维持当前水准,因此中国唯一的突破口就是服务贸易出口。近年来全球服务贸易增速是货物贸易增速的两倍,其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和地位逐年提升。
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今年1—7月,中国服务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28093.6亿元,同比增长7.3%。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27.2个百分点,由此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70%至1347.5亿元,同比减少3140.2亿元。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中国的服务贸易虽然也是逆差,但金额却极为有限,最多也就不到40亿美元。在2005—2008年期间,中国居然还连续出现了服务贸易顺差,尽管金额也就在几亿美元到几十亿美元之间。但此后就出现了逆差急剧攀升的势头,从2014年以来始终在2000亿美元以上,呈居高不下态势。
由于2020年疫情肆虐而使全球经济活动受到很大冲击,所以相关数据与常年差异很大,不具有可比性。以2019年为例,当年中国货物贸易的顺差高达4628亿美元,而服务贸易的逆差也高达2589亿美元,贸易顺差由此腰斩。美国与中国截然相反,当年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高达6168亿美元,但服务贸易顺差却高达2492亿美元,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货物贸易的逆差。美国在多年保持全球头号货物贸易逆差大国的同时,也始终是服务贸易头号顺差大国。中美两国正好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