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论坛:俄乌冲突对台湾的启示
中评社香港5月18日电(记者 郑汉龙)中评智库基金会日前邀请台湾重量级专家学者,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办论坛,评析俄乌冲突对台湾的启示与影响,包括对台湾的安全和台海和平的警示、俄乌冲突引发的国际政经格局变化对未来台湾政治经济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以有对发展两岸关系的政策建议等。
论坛由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首席顾问赵春山教授主持;评论员有前台湾大学副校长包宗和,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荣誉教授邱坤玄,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
与会者认为,俄乌冲突的最大启示之一是,完全依靠美国的支持并不能够确保台湾的安全,台湾应该在维持与美国良好关系的同时,避免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大陆的棋子;两岸关系形势险峻,台湾需要知道如何避险。为此与会者也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恢复两岸交流对话和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建议。
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首席顾问赵春山表示,乌克兰成为俄罗斯跟西方利益冲突的战争代理人,台湾应该避免步乌克兰后尘。两岸最好不要打仗,打仗一定是两败俱伤;如果台海有冲突,不会像俄乌那样打持久战,台湾没有打持久战的本钱。
赵春山说,战争本身是一个传统安全问题,但是这次俄乌战争外延出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包括能源问题、粮食危机都非常严重。两岸可以在非传统安全议题上找到许多合作的空间。两岸之间应该是软实力的和平竞赛,而不要硬实力的军备竞赛,软实力竞赛对两岸人民是有利的。
赵春山强调,无论怎么样,两岸一定要恢复对话,没有对话谈避战都是单方面的,谈危机管控机制也是单方面的;两岸从非传统安全问题上起步,就是要重新开始对话。而在对话之前先要酝酿营造一些有利的气氛,因此,希望两岸之间,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话不要说。同时,两岸应持续并加强文化、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交流。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认为,俄乌战争对台湾的启示之一是,完全依靠美国的支持并不能够确保台湾的安全。台湾在争取美国的支持的同时,要避免完全倒向美国,成为美国对抗大陆的马前卒。或者说,台湾应该维持与美国的良好关系,但应该避免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大陆的棋子。
王高成认为,两岸要努力重启对话,如果能够恢复过去的官方或半官方的对话当然很好,包括疫情治理的经验、疫苗研发,以及一些人类共同性的问题如防止气候变迁等议题都可以纳入交流对话,甚至进行合作。如果做不到,应该加强民间的对话,包括两岸重要智库能够进行对话,而不只是个别学者之间的交流。两岸民间的交流还是要持续进行及扩大。
前台湾大学副校长包宗和认为,台湾应吸取乌克兰的教训,采取避险的政策;台湾如果采取与大陆对抗的政策,若以乌克兰做例子,代价是很清楚的。
包宗和说,对台湾而言,从俄乌战争的教训中应该可以看出,乌克兰付出非常大的代价,不管乌克兰最后能否撑得住,却牺牲了这么多人,战场也都在乌克兰。台湾如果把台独放在最优先的选项,随时都可能发生战争。
包宗和建议,台湾要留意避险的重要性。如果民进党当局还有避险的想法,应该就两岸问题进行滚动式的检讨,进行一些有建设性的评估;如果只是炒冷饭式讲一些话,效果可能会很差。现在已经不谈怎么样能恢复两岸过去那种和解,而是如何避免发生战争。
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荣誉教授邱坤玄认为,俄乌战争及之后国际形势发展,对台湾最大的启示是,两岸之间绝对要避免战争,如果两岸发生军事冲突,战场一定在台湾。因此如何从俄乌战争中吸取教训,维持两岸和平,是知识分子责无旁贷的责任。对台湾而言,俄乌战争的启示与影响主要在心理层面,认清战争的可能与威胁,台湾需要发挥智慧避免战争。
邱坤玄认为,俄乌战争不会动摇大陆对台的总体方针,大陆会继续强调和平统一的基调,但是台湾也不能将大陆的和平为先策略视为当然,必须要有足够的智慧避免战争。
邱坤玄建议,两岸要促进交流与沟通,民进党首先不要否认九二共识存在的事实。两岸若缺乏沟通管道,容易产生相互猜疑、误判,种下对立、冲突的因子。现在两岸官方沟通进行不易,可以鼓励学术界交流,甚至二轨管道的沟通,累积互信再扩散到更高层次的沟通。两岸主管机关要适时释出善意,缓和对立的局势,损人不利己的话少说,多表达相互关心与支持。
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说,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如何维系台海和平,面临越来越尖锐严峻的挑战,也是我们大家需要共同努力去面对的问题。对于如何避险的问题,民进党政府的做法是不去挑衅,但有所坚持。
洪奇昌认为,现阶段两岸重启政治对话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要回到一些非传统合作议题、软实力的议题上,寻找双方可以合作、有益于两岸人民的福祉以及两岸未来和平发展的议题。在找到这样的议题之前,两岸真的需要重启智库跟智库之间的对话。
洪奇昌说,两岸之间除了政治立场的差异,疫情也使得这两年多两岸沟通完全中断。大陆和台湾在疫情的管控上面都算相对成功,所用的防疫管控模式也有高度的相似性。所以建议疫情缓和之后,两岸与疫情相关的机构应该进行交流、研讨,探讨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作为主持人,赵春山最后以三句话作为结语:
第一,“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没有输家”,两岸同文同种应以和为贵,两岸的执政者应该多思考一些谋和之道,少谈战争,不能轻启战端。
第二,两岸相处之道其实就是“以大事小以仁,以小事大以智”。大陆大要有包容之心,不要跟台湾在小地方斤斤计较;台湾虽小但也要用同理心看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这方面的大道理。
第三,对台湾来讲,忧患意识特别重要,但不能错估形势:“保台”不必然就要“抗中”,“亲美”也不一定就要“反中”。
论坛整理稿全文将在《中国评论》月刊和中国评论新闻网刊发。
中评社香港5月18日电(记者 郑汉龙)中评智库基金会日前邀请台湾重量级专家学者,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办论坛,评析俄乌冲突对台湾的启示与影响,包括对台湾的安全和台海和平的警示、俄乌冲突引发的国际政经格局变化对未来台湾政治经济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以有对发展两岸关系的政策建议等。
论坛由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首席顾问赵春山教授主持;评论员有前台湾大学副校长包宗和,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荣誉教授邱坤玄,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
与会者认为,俄乌冲突的最大启示之一是,完全依靠美国的支持并不能够确保台湾的安全,台湾应该在维持与美国良好关系的同时,避免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大陆的棋子;两岸关系形势险峻,台湾需要知道如何避险。为此与会者也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恢复两岸交流对话和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