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以国之名致敬英烈让英雄赞歌永远传唱

  中评社北京9月30日电/网评:以国之名致敬英烈让英雄赞歌永远传唱

  来源:东方网 作者:林伟

  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9月29日央视网)

  英灵不朽,山河永念。从李大钊的铮铮傲骨,到方志敏的大义凛然;从董存瑞高举的炸药包,到黄继光挺起的胸膛;从刘英俊的勇拦惊马救儿童,到林俊德用生命谱写信仰大爱……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无数英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赴汤蹈火、矢志不移,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是他们的壮举,夯实了共和国大厦的坚实基座,是他们英魂,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遍布祖国各地的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他们留下的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赋予了今日追梦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巍峨丰碑用热血铸就,前赴后继靠信念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褒奖英雄模范、弘扬英雄精神,在多个场合讲述英雄模范感人故事、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党全国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在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走近英雄,缅怀烈士,品读他们的事迹,感悟他们的境界,不仅是思想净化、精神补钙、行动加油的过程,更是用不懈的奋斗和丰硕的成果告慰英烈、告慰英灵的过程。

  铭记,是为了汲取精神动力;回望,是为了全新的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地指出:“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每年的9月30日,虽然我们致敬英烈、缅怀英烈、传诵英烈的方式各有不同,但秉承英烈遗志,传承英烈精神的意义是相通的,就是要用英烈的精神品质引领社会价值取向,让革命英烈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渗进我们的血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强国有我”的动力源泉,成为“逐梦未来”的精神财富,始终沿着英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道路接力前行。

  当今之中国,经济实力跃升、社会持续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正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虽然我们远离了血雨腥风,远离了炮火连天,没有了跨越“雪山”“草地”的疾苦,没有了征服“大渡河”“腊子口”的艰辛,但我们深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离复兴的目标越近,越要放大英烈精神,知难而进、自强不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以英勇之姿开辟中国新天地,以奋勇之态开创中国新未来,把英烈矢志奋斗的复兴伟业推向新境界、跑出新速度、跳出新高度,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赞歌永远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