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文明论坛邀中外专家议中美关系去向何方
中评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徐梦溪)第五届太和文明论坛7日晚举行国际关系分论坛,邀请到来自国内外的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以“拜登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变化、动向及未来发展趋势”为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探讨交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表示,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对华的政策运作归为五类政策目标:一是确保美国的主导地位和战略力量优势;二是遏制中国在亚太地区和全球范围影响力的扩大;三是维系相互依存的中美经贸和金融关系,在此范围内既有竞争性的,也有合作性的;四是全球挑战问题,如在气候变化、全球流行病、核不扩散、战略稳定等议题上进行必要的合作;五是对中美之间的分歧进行管理,以避免因误判或意外事件而发生大规模的冲突和对抗。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表示,中国不想挑战美国,但也不允许美国损害中国的利益,遏制中国的发展。中美关系要想改善,中美要想避免冲突和对抗,最根本的问题是美方要改变对中国的认知,要理性、客观、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的发展,看待中国的对美政策,重新审视中美关系的定位,重新评估中美的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美国的对华政策。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Susan Thornton表示,对于中美关系的外交方面的优先级别应该是包括中美领导人的见面,同时也能够解决在国际方面的一些挑战当中的紧张局势,通过进行本国实际的改革,实现在全球舞台上的合作。第一个合作的领域显然是关于疫情;第二个非常清晰的合作领域是气候变化领域;第三个清晰的合作领域是关于减少一些有可能作为重大损害的技术。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郭长林表示,激烈竞争只是新时期中美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新时期中美关系的走向具有不确定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两国的政策之间没有“alignment”,这与上一个时期的中美关系有很大的不同。第二,拜登政府的“三分法”对华政策要把中美关系推向何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三,美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决定中美关系的走向是很不确定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王文谈及中美竞争,认为如果有三方面的竞争,可能世界会变得更好,国家也会变得更好。第一个竞争是中美两国应该为解决全球发展困境的竞争。第二个竞争是中美应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竞争。第三个竞争就是中美两国应该推动全球技术革新的竞争。
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Stephen Orlins表示,美中之间有很多问题是极难解决的,而且触及到两国敏感的政治问题。我们可以共同采取五个相对简单的步骤,首先就是重启科学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和气候变化的领域。第二是谈判成都和休斯敦领事馆重新开放的条款。第三是迅速就双边降低关税达成协议。第四就国家安全的定义达成一致,不再中断双边的贸易和投资,同时为美国和中国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最后要尽快开始高层的会议,为2021年的习近平和拜登的会面做准备。
中评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徐梦溪)第五届太和文明论坛7日晚举行国际关系分论坛,邀请到来自国内外的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以“拜登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变化、动向及未来发展趋势”为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探讨交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表示,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对华的政策运作归为五类政策目标:一是确保美国的主导地位和战略力量优势;二是遏制中国在亚太地区和全球范围影响力的扩大;三是维系相互依存的中美经贸和金融关系,在此范围内既有竞争性的,也有合作性的;四是全球挑战问题,如在气候变化、全球流行病、核不扩散、战略稳定等议题上进行必要的合作;五是对中美之间的分歧进行管理,以避免因误判或意外事件而发生大规模的冲突和对抗。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表示,中国不想挑战美国,但也不允许美国损害中国的利益,遏制中国的发展。中美关系要想改善,中美要想避免冲突和对抗,最根本的问题是美方要改变对中国的认知,要理性、客观、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的发展,看待中国的对美政策,重新审视中美关系的定位,重新评估中美的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美国的对华政策。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Susan Thornton表示,对于中美关系的外交方面的优先级别应该是包括中美领导人的见面,同时也能够解决在国际方面的一些挑战当中的紧张局势,通过进行本国实际的改革,实现在全球舞台上的合作。第一个合作的领域显然是关于疫情;第二个非常清晰的合作领域是气候变化领域;第三个清晰的合作领域是关于减少一些有可能作为重大损害的技术。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郭长林表示,激烈竞争只是新时期中美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新时期中美关系的走向具有不确定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两国的政策之间没有“alignment”,这与上一个时期的中美关系有很大的不同。第二,拜登政府的“三分法”对华政策要把中美关系推向何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三,美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决定中美关系的走向是很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