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评:安倍国葬何以变成政治负资产?
中评社北京9月28日电/据大公报评论,日本政府昨日为前首相安倍晋三举行国葬。这是一场迟到且勉强的葬礼—— 一方面,安倍遇刺身亡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早就过了举行葬礼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别有目的;另一方面,安倍家属已经举行过私人葬礼,且不主张国葬。尊重死者家属意见才能让逝者为安,非要给死者国葬以彰显死后“哀荣”,如此“国葬”与其说是荣耀,还不如说是政治负担。
耗费巨大国民反对声音不绝
日本民众也对这场迟来的国葬感到不满。据日本媒体报导,超过六成受访日本民众反对这场国葬。原因有三:一是国葬耗费太巨,超过16.5亿日圆(折合约9千万港元),甚至较英女王国葬经费(推算经费为800万英镑,折合约6.7千万港元)还要“天价”。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如此花费公帑不得民心。二是安倍晋三之死充满争议,有些人更由最初对安倍的同情转为对凶徒的同情。毕竟,安倍晋三是日本右翼政客,遭到左翼和保持和平宪法人士的批评。第三,安倍生前的政治丑闻以及安倍家族和自民党与“世界和平统一家庭联合会”(旧称统一教)的暧昧关系,也让日本人觉得安倍晋三配不上如此高规格的国葬。
这也意味着,给安倍举行国葬,在日本变成了不得民心,安倍政治遗产也变成了政治负资产。
讽刺的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并非安倍派政治人物,他的新内阁排除了包括安倍胞弟岸信夫在内的安倍派政客。但是,岸田文雄还是坚持给安倍举行国葬,其中的政治动机颇耐人寻味。
一方面,岸田文雄并非属于安倍派,但是安倍遇刺身亡给自民党赢得大选提供了悲情助力,作为大选的获益者,岸田文雄要通过国葬表达对安倍晋三前首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谢。而且,这也能够团结安倍派政客,以及安倍强大的右翼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