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个资源化处置示范项目投运
可制成20余种再生产品
全封闭厂房内,伴随着机器运转的轰鸣声,铲车“抓起”装修垃圾,送入上料口。装修垃圾经过筛分、破碎、除杂等多道工艺处置,最终变身为乾净的再生骨料。经过对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高安屯项目两个多月的技术改造,北京首个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示范项目9月正式投入运行。
“厂房中的设备过去主要是用来处理‘拆除垃圾’的。相比之下,装修垃圾成分更加复杂,除了砖块,还有木头、纤维织物、塑料袋等轻质物。”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周方远介绍,装修垃圾处置难度大,一直是固废处置中难啃的“硬骨头”。
为此,厂房特别增设了“多质体精选机”,通过“振动+风力”,让装修垃圾中的轻、重物质分离,有效分选出木块、纤维织物等各种轻物质。“目前,已投运的一期项目每年可以处理30万吨装修垃圾。通过不断提升产能,二期项目预计每年装修垃圾处理量可达70万吨,三期项目有望每年处理100万吨。”
在厂房旁的展厅,粉状、小颗粒、小块等不同形状的再生骨料,被分门别类装在不同玻璃瓶内。“这是由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后形成的再生骨料,经测试,其含杂率小于3‰,可以替代天然砂石。由这种再生骨料加工制成的再生产品达9大类20余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市政工程及水体治理、园林造景、湿地公园等城市建设中,比如温榆河公园、通州文旅区市政道路、怀柔科学城建设等多项工程中,都使用了类似的再生产品。”展厅工作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