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加强控枪国际合作正当其时

  中评社北京9月22日电/据人民网报道,枪械是曾改变人类历史走向的发明之一,结构简单,却足以致命。在正义之师手中,它是保家卫国、维护和平与安宁的利器;可一旦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只需轻轻扣动报机,它就能轻而易举夺去无辜民众的生命,成为暴力、恐怖、动荡的催化剂和代名词。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存在数以亿计的非法枪支,在枪支泛滥最严重的非洲和拉美地区,平均每天都有数百人因此殒命。不受管控的枪支不仅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无助与绝望,还产生明显外溢效应,加剧地区武装冲突,助长恐怖主义和跨国有组织犯罪,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全球安全领域的“毒瘤”。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枪支泛滥所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不断呼吁加强控枪国际合作。经过多年酝酿,各国于本世纪初接连谈判达成《枪支议定书》《打击轻小武器非法贸易行动纲领》《识别与追查文书》等文件,展现了共同打击非法制贩枪支的决心。2013年,《武器贸易条约》在联大表决通过,为国际社会进一步开展枪支等武器管控合作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然而,过去20多年来全球枪支泛滥依然有增无减,广大发展中国家枪支管控进程步履艰难。受新冠肺炎疫情外溢影响,非盟无奈将原定于2020年完成的“消弭非洲枪声”路线图实施期限延长至2030年。在刚刚结束的《武器贸易条约》第八届缔约国大会上,拉美代表仍在为缓解地区枪支暴力大声疾呼。2015年,联合国将“大幅减少非法资金和武器流动”列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可时间过半,实现这一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

  为了克服久治难愈的枪支“顽疾”,国际社会亟需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主要大国本应以身作则、展现担当,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不但国内枪支暴力积重难返,而且本身就是最大武器出口国和走私枪支来源国。美国烟酒枪炮及爆炸物管理局(ATF)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美枪支年产量从2000年的390万支猛增至2020年的1130万支,这还不包括大量非法制造、无法追查的“幽灵枪”。美国非法出口的枪支源源不断落入拉美黑帮和犯罪团伙手中,严重冲击拉美国家控枪努力。仅过去十年非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