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科技力量 打造敦煌学研究高地
讨论会上,打造敦煌学研究高地离不开新兴科学技术成为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共识。
“一直以来,科技与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数字技术正在快速、全面地改变文化遗产保护的面貌。”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俞天秀说,数字化采集和存储为文化遗产留存下宝贵印记,有助于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保护、研究和传承。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断拓展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传播、科普和教育功能。
在俞天秀看来,数字技术以其高效性、快捷性、可复制性以及智能化、网络化等独有优势,为文物保护管理、展示传播、深度研究等提供了先进工具。
中华书局编审柴剑虹的观点与俞天秀不谋而合。
莫高窟藏经洞古代文献与其他文物的数字化,尽管近些年来国内外许多机构与个人都在做,但基本上是各立标准、各行其是,亦各有千秋。
柴剑虹说,要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不仅有大量的技术统合工作要做,还有很多如藏经洞所出写本的缀合和纸张分析、书手字迹判定等空白需要填补,都不能仅靠“经验主义”的主观判断,必须要充分利用高科技的信息化手段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多年来,敦煌研究院在敦煌文化保护过程中,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和文化交流对话,积极展示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