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西差距持续缩小

  中评社北京9月21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记者从20日举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年来,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22.2万亿元增加到49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提高了2.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与东部地区之比提高了约5.8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中西部地区包括18个省份,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82%、53%,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202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5万亿元、24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加13.5万亿元、13.3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1年的1.53、1.68,东西差距持续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

  与此同时,中西部基础设施显着改观。截至2021年底,中西部地区铁路里程突破9万公里,2012年以来新增铁路里程占全国比重接近70%;公路里程超过350万公里,2012年以来新增公路里程占全国比重接近80%;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西部地区“五横四纵四出境”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基础设施通达度、畅通性和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

  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西部地区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新经济蓬勃发展,电力跨省区外送占比达到全国70%以上,西气东输累计输送天然气超过7000亿立方米,惠及5亿人口;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着,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多年稳定在30%以上,制造业产值达到全国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