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护一江水 万里长江焕发新活力

  中评社北京9月25日电/据央视网报导,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十年来,从国家到沿江省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万里长江,浩荡东流,泽被南北两岸。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长江念兹在兹,是因为“长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为了诊治“长江病”,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长江的上中下游,先后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从明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重点阐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个关系”,再到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新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一级巡视员 黄小赠: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 ,而是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新思路,让沿江各地发展理念发生深刻变革。淘汰落后产能,关改搬转各类化工企业、“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长江沿岸“化工围江”的困局得以破解;严抓城市污水排放,长江经济带累计建成6.62万公里污水管网。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沿江各省市统筹协调,下好一盘棋、共护一江水。

  在上游,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在中游,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合力抓好湖泊湿地管理保护和生态修复。

  在下游,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启动水环境综合治理9个重大项目建设,浙江湖州的水下森林建设,让太湖生态逐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