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吉喆:香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广阔
中评社香港9月2日电(记者 张心怡 沈而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出席第六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表示,今年以来,内地和香港都成功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面向未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为香港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宁吉喆提到,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周年,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实践中取得显着成效。首先,共建“一带一路”,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局面。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特别是2020年以来,克服疫情等不利影响,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新签了合作文件6份。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等多个场合,就共建“一带一路”发表重要论述,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共识。
第二,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了互利共赢新通道,一批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合作建设。中老铁路今年底将全线通车,雅万高铁建设进度已超过70%,中巴经济走廊有效推进,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欧班列孵化运行通道73条,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68个城市,年开行超过万列,月开行超过千列。
第三,共建“一带一路”,开辟了贸易投资新空间。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国货物贸易中的比重近30%,贸易额达1.35万亿美元。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12.9亿美元,同比增长9.9%。上半年,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399.9亿美元,占比56%。
第四,共建“一带一路”,引领了全球发展新议题。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加快推进。疫情以来,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紧急援助,并向世界提供新冠疫苗和原液超过7亿剂,展现了大国责任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赞誉。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共建日益加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领域开展合作,实施了一批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清洁能源项目。
宁吉喆亦针对全面参与和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三点意见建议。第一,发挥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科创中心作用,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国家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发挥好共建“一带一路”平台作用。一是聚焦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功能优势,为跨国合作项目提供多元化国际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者借助香港平台,深度参与内地资本市场,助力金融双向开放。
二是聚焦香港通达全球的航空海运网络功能优势,深化和创新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全面增强高增值海运服务能力,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港口群良性互动。
三是聚焦香港国际贸易投资功能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转口离岸并举的贸易方式,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和海外仓建设,扩大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规模,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四是聚焦香港建设国际创新中心新优势,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香港园区建设,吸引香港高水平科研机构参与,扩大国家科技计划对港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
第二,发挥香港专业服务等优势,增添一带一路共建力量。国家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香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支持香港发挥专业服务优势,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一是打造专业服务枢纽,在法律、会计、建筑、测量、咨询等领域大展所长,加快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助力共建“一带一路”软连接和规则标准的对接,以更好的支持设施互联互通硬连接和贸易投资畅通。二是打造全球绿色金融枢纽,为我国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三是打造数字经济枢纽,积极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发挥资讯通信连接作用,助力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第三,发挥香港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打造“一带一路”开放桥梁。国家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支持香港参与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支持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国家全面开放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是助推国家开放发展,充分发挥香港单独关税区优势,在通往内地和国际市场双向通道上发挥重要桥梁作用,与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引导内地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企业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发挥香港在国家开放大局中的重要门户作用。
二是助力内地开放,继续发挥香港作为国际要素和商品流通枢纽的作用,为内地提供优质生产要素、高端商品和服务,助推内地有效投资和消费升级,持续扩大内需。
三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建设,加强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人员、货物、资金等要素在大湾区更便捷流动,打造自由港加自贸区加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给大湾区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宁吉喆亦强调,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改变,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香港背靠祖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必将在参与和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更好、更大发展。
中评社香港9月2日电(记者 张心怡 沈而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出席第六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表示,今年以来,内地和香港都成功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面向未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为香港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宁吉喆提到,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周年,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实践中取得显着成效。首先,共建“一带一路”,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局面。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特别是2020年以来,克服疫情等不利影响,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新签了合作文件6份。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等多个场合,就共建“一带一路”发表重要论述,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共识。
第二,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了互利共赢新通道,一批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合作建设。中老铁路今年底将全线通车,雅万高铁建设进度已超过70%,中巴经济走廊有效推进,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欧班列孵化运行通道73条,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68个城市,年开行超过万列,月开行超过千列。
第三,共建“一带一路”,开辟了贸易投资新空间。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国货物贸易中的比重近30%,贸易额达1.35万亿美元。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12.9亿美元,同比增长9.9%。上半年,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399.9亿美元,占比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