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暴升危机四伏 加剧新兴市场债务重担
衡量美元兑一篮子其他主要货币的ICE美元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逾14%,有望成为该指数自1985年推出以来最大涨幅的一年,促使全球投资者将资金撤出其他市场,投资于收益较高的美国资产。新兴市场货币遭受重创,埃及镑累计下跌18%,匈牙利福林挫20%,南非兰特则跌9.4%。发达经济体货币也不能幸免,欧元、日圆和英镑兑美元汇率已跌至数十年来低位。
美元作为全球贸易和金融领域使用的主要货币,美元波动带来了广泛影响,全球其他地区面临美元升值的压力。从斯里兰卡的燃料和食品短缺、欧洲破纪录的通胀,以至日本贸易逆差大幅增长,都与美元升势脱不了关系。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拉詹此前担任印度央行行长期间,曾大声抱怨联储局政策和强美元对世界其他地区造成冲击,“我认为现在只是开始,高利率机制将持续一段时间。脆弱因素将不断积累。”
被迫削减医疗教育支出还债
世界银行上周警告,全球经济正走向衰退,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出现连串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将对它们造成持久伤害。市场人士担心,除了已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的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外,面临财政压力的新兴市场将日益增加,塞尔维亚上周成为最新一个启动与IMF磋商的国家。拉詹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利率大幅提高的周期,新冠疫情期间的举债推高债务规模,它们目前负债累累。”
美元走强使新兴市场政府和公司所借美元债务的偿付成本上升。据来自国际金融协会涵覆32个国家的数据,新兴市场政府将于明年底前到期的美元债务共有830亿美元(约6,514亿港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经济学家穆内瓦尔表示,“踏入2022年,一个国家或地区遇到本币突然下挫30%的情况,可能被迫削减医疗和教育支出,以偿付这些债务。”
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已采取严厉措施,遏制本币和债券贬值,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今年累计大跌30%,当局上周将利率上调至75厘,以抑制飙升的通胀并捍卫比索。加纳上月也出乎意料将利率上调至22厘,但其本币继续贬值。
发达经济体也正努力应对货币贬值,欧元疲软加剧欧洲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欧央行暗示将采取更激进的政策立场,但投资者认为帮助不大,原因是有关措施通常都被美元进一步走强所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