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金融科技在非洲落地生根

图: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8月26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香港《南华早报》8月8日报道,中国一些科技企业正在推动非洲的金融科技革命。中国华为公司等一些通信企业,已经超越了传统移动通信服务范围,通过提供移动支付技术,从而使非洲国家迈入现代金融国家行列。

  这篇报道在许多重要问题上语焉不详。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科技企业充分考虑到非洲地区的通信环境,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些非常特殊的措施,推广数字支付系统。

  中国在非洲推广的移动支付系统,不是传统的银行卡,同时也不是中国普遍使用的第三方支付系统,而是利用中国科技公司特有的技术,将传统银行卡和现代通信技术有机结合,从而形成非常独特的移动支付网络。

  非洲金融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市场极不发达,金融机构相对较少,服务手段比较单一;第二,非洲国家消费能力不足,大规模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收回成本;第三,非洲国家的通信网络覆盖面相对较小,通信网络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国家仍然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力发展移动通讯服务,或者在通信网络支持下发展移动金融业务,必然会出现严重亏损现象。

  正因为如此,包括中国华为公司在内的许多通信企业另辟蹊径。他们一方面利用传统的电信服务系统,增加有关技术设备和软件,从而使消费者的通话费用可以用于其它消费。也就是说,购买手机等通讯工具,必须支付相关费用。只要支付了有关费用,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购买其它产品,这对于非洲的消费者来说,等于是购买了移动终端设备之后,同时拥有了一个POS系统。消费者不需要携带银行卡,即可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上的软件直接支付费用。另一方面,由于非洲国家银行卡系统不发达,现金交易普遍存在,因此,利用移动终端设备的消费功能,加上POS机可以随时进行消费,消费者甚至可以通过发送短信,进行资金的结算。这对于那些网络极不稳定地区消费者来说,是最便利的支付方式。

  金融科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金融科技的发展,必须符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第三方支付系统很难有效发挥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使用信用卡,银行卡消费在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虽然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建设了完备的移动通信网络,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电信服务商的服务水平仍然不敢恭维,信号时断时续,使用信用卡消费面临通信技术上的困难。因此,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消费者习惯携带银行卡,使用信用卡消费。   而非洲国家则不一样。非洲国家没有信用卡,许多非洲国家的家庭从来没有见过银行卡,因此,借助银行卡系统建立移动支付网络非常困难。再加上非洲许多国家的通信网络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同时存在,通讯速度极其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广第三方移动支付系统是不现实的。中国华为公司等一些通信企业创造性地将传统的POS系统集成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消费者购买手机之后,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信用消费。而金融消费,反过来又刺激非洲国家消费者对移动通信设备的需求。可以这样说,中国通信企业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帮助非洲国家实现金融科技推广应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减少对美元货币的使用。俄罗斯一家新闻媒体披露,全世界已经有38个国家拒绝使用美元结算。这些国家中有些属于迫不得已,譬如俄罗斯和伊朗,有些则是已经充分意识到,大量储备美元货币,带来极大的风险,美元贬值有可能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他们主动选择拒绝使用美元货币。减少美元的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伊朗、安哥拉、委内瑞拉、伊拉克、科威特、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坦、土耳其、卡塔尔、阿联酋、印度、越南、匈牙利、巴西、南非、罗马尼亚、西班牙、爱尔兰、荷兰、葡萄牙、瑞典、新加坡、加拿大、瑞士。

  非洲许多国家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对美元的依赖程度同样相对较低,因此,在非洲国家建立新的金融体系,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非洲国家完全可以使用数字货币,通过推广数字货币或者电子货币,减少货币发行成本,一步跨进数字化的时代。

  数字货币说起来复杂,但是,使用起来却非常简单。数字货币实际上就是将传统的主权货币通过数字的方式表现出来。数字货币由国家的主权信用作为担保,因此,数字货币和网络中电子货币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可以考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借助于中国科技企业特别是通信科技企业的技术,在非洲国家尝试推广数字货币。

  中国在非洲推广数字货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第一,可以将非洲国家的主权货币改造成为数字货币,由非洲国家发行数字货币,代替传统的主权货币,节约大量的成本,为非洲国家实现货币的数字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可以向部分非洲国家推荐中国的数字货币。由于中国的数字货币是由中国的国家主权作为担保,因此,具有无可比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果非洲国家使用中国的数字货币,那么,不仅可以减少印刷铸造主权货币的费用,而且更主要的是,可以直接与中国实现货币自由结算,中国将按照数字货币的票面金额,随时将数字货币兑换为非洲主权国家所认可的货币。

  第三,中国通信企业在中国数字货币推广中,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中国华为公司为了在金融创新领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绕开传统的第三方支付系统,在自己制造的移动终端设备中增加有关POS系统的功能,可以扮演类似于POS机的角色。中国华为公司生产的移动终端设备以及中国其他通信企业在非洲销售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为中国数字货币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要中国通信企业生产的设备,可以使用中国的主权货币或者为使用中国主权货币提供软件支持,那么,非洲消费者可以在购买中国移动终端设备的同时,获得数字货币的使用许可。这对于中国数字货币的国际化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中国一如既往支持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已经承诺向非洲国家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贷款和援助。今后中国可以考虑将援助和贷款使用人民币结算,并且在征求非洲国家意见的基础之上,采用数字货币结算系统,从而加快中国数字货币在非洲市场推广的速度。如果非洲国家获得中国援助,那么,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结算。如果非洲国家获得中国的低息贷款或者无息贷款,也可以通过数字货币进行结算。这样可以确保中国的数字货币,通过正常渠道进入非洲市场。

  第五,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组建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可以考虑增加有关数字货币交易量。丝绸之路基金可以考虑采用数字货币进行交易。上海合作组织可以考虑在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的基础之上,加强金融合作,逐步使用数字货币。除此之外,中国倡导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可以考虑推广数字货币。只有借助于地区性的金融机构,增加数字货币的使用量,或者推广电子货币结算系统,才能确保中国的数字货币早日被其他国家所接受。

  当前国际结算系统仍然掌握在环球金融电信资讯协会手中。虽然从性质上来说这是一个独立的机构,但是谁都知道,传统金融结算信息系统和金融结算系统掌握在美国手中。中国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一方面加快结算系统的建设,争取早日摆脱传统的结算系统;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广中国的数字货币。如果数字货币得以广泛使用,那么,传统金融结算系统也就不攻自破。美国之所以能牢牢地控制国际金融信息系统和结算系统,原因非常简单,美国发行美元货币,而世界上绝大多数贸易和投资都是使用美元结算。如果摆脱对美元的依赖,那么,美国要想通过现有的信息系统和结算系统对其他国家实施制裁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中国通信企业的创新能力毋容置疑。尽管我国一些通信企业比如中国华为公司面临困难,但是,他们仍在顽强地抗争,在科学技术领域奋勇攀登。中国华为公司以及其他通信企业开发的软件系统为非洲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或许若干年后,人们才会真切地意识到,中国通信企业是中国金融创新的主力军。中国通信企业在非洲国家的经营活动,客观上为中国数字货币在非洲地区推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应当高度重视中国通信企业在非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中国通信企业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如果中国通信企业在非洲经营通信业务的同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的内部软件更新,实现中国数字货币的国际化,那么,将会给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通信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开路先锋。

图: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8月26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香港《南华早报》8月8日报道,中国一些科技企业正在推动非洲的金融科技革命。中国华为公司等一些通信企业,已经超越了传统移动通信服务范围,通过提供移动支付技术,从而使非洲国家迈入现代金融国家行列。

  这篇报道在许多重要问题上语焉不详。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科技企业充分考虑到非洲地区的通信环境,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些非常特殊的措施,推广数字支付系统。

  中国在非洲推广的移动支付系统,不是传统的银行卡,同时也不是中国普遍使用的第三方支付系统,而是利用中国科技公司特有的技术,将传统银行卡和现代通信技术有机结合,从而形成非常独特的移动支付网络。

  非洲金融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市场极不发达,金融机构相对较少,服务手段比较单一;第二,非洲国家消费能力不足,大规模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收回成本;第三,非洲国家的通信网络覆盖面相对较小,通信网络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国家仍然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力发展移动通讯服务,或者在通信网络支持下发展移动金融业务,必然会出现严重亏损现象。

  正因为如此,包括中国华为公司在内的许多通信企业另辟蹊径。他们一方面利用传统的电信服务系统,增加有关技术设备和软件,从而使消费者的通话费用可以用于其它消费。也就是说,购买手机等通讯工具,必须支付相关费用。只要支付了有关费用,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购买其它产品,这对于非洲的消费者来说,等于是购买了移动终端设备之后,同时拥有了一个POS系统。消费者不需要携带银行卡,即可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上的软件直接支付费用。另一方面,由于非洲国家银行卡系统不发达,现金交易普遍存在,因此,利用移动终端设备的消费功能,加上POS机可以随时进行消费,消费者甚至可以通过发送短信,进行资金的结算。这对于那些网络极不稳定地区消费者来说,是最便利的支付方式。

  金融科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金融科技的发展,必须符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第三方支付系统很难有效发挥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使用信用卡,银行卡消费在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虽然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建设了完备的移动通信网络,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电信服务商的服务水平仍然不敢恭维,信号时断时续,使用信用卡消费面临通信技术上的困难。因此,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消费者习惯携带银行卡,使用信用卡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