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学教育:培养更多青少年仰望星空

  中评社北京9月16日电/据科技日报报道,天文学是进行科学教育最好的切入点。它从远古时代就激发着人类的好奇心,且天文学作为六大基础学科中唯一未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学科,可以不受已有学科教育范式的束缚。

  “我国14亿人只有不到3000名职业天文学家,相当于每46万人中才出1名天文学家。”在近日召开的第一届天文科学教育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继峰呼吁,“我们希望在未来10年内将中国职业天文学家人数提升到1万人,若按照当前每年增长300人的速度这一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为进一步推动天文科学教育,在本次研讨会上,由国家级专业研究机构和专业天文学家群体共同推动天文科学教育联盟建设。“我们就是希望形成合力,整合科研机构、高校、中小学等各方资源,打通天文学家、科学教师、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渠道,以联盟作为连接器,让学生与科学教育真正连接起来。”南京大学教授李向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通过科学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理解天文学究竟在做什么,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天文学研究中,同时也能储备后续人才。”

  天文学是科学教育最好的切入点

  “比宇宙更大的是什么?”“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火星上有植物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在云南做科普报告时,遇到纳西族小学生的连环追问。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武向平已经历了多次。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小孩子是天真烂漫的,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也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份好奇心,通过科学教育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理念告诉他们,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