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君主制根基动摇 “末代英王”将出现?
来源:大公报 作者:张敬伟
当地时间9月8日,96岁高龄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辞世,其长子继位成为英王查尔斯三世。
伊丽莎白二世在位逾70年,是英国迄今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带走了一个属于她的历史,也带走了让世人回想的时代,当然也给现代英国人留下了无尽的感触。
伊丽莎白二世一生经历了二战、冷战、朝鲜战争、苏伊士战争、马岛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二战时她更以公主身份参军──虽然只是辅助性质。从历史的角度看,上述战争不仅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全球,而且在战争串起的历史画面中,英国都主动被动的参与其中。除了马岛战争,英国已非主角仅是参与者。当然,由于英国总是配合美国,幷以此凸显英国是西方重要一员,英国在上述历史画面中的身影幷不显得太过尴尬。不过,英国还是彰显出日落帝国的落寞,她只是让帝国余辉延续更长一些而已。
伊丽莎白二世适应时代变迁,让硬实力消失的大英帝国变成形式松散的英联邦,维持了英国的大国脸面;她忠诚履行职责,一生出访300多次,确保了英国王室的全球声誉。此外,她一生任命15位首相,不管世界历史如何风云变幻,不管英国政局如何波谲云诡,伊丽莎白二世恰到好处地把握了王室权威和政府权力的平衡。正因为如此,不管是英国的衰落,还是英国内政外交的大麻烦,都似乎和她无关。
相反,在英国人和世界各国人的眼里,若无伊丽莎白二世,英国会变得更糟。“铁打的女王流水的首相”,伊丽莎白二世永远值得英国人爱戴,功过是非那是唐宁街10号主人的责任。从旁观者的角度言,伊丽莎白二世似乎更像是维持英国和王室的“裱糊匠”,以一己之力勉力维持英国的大国形象。
过去70多年间,英国王室面临诸多挑战乃至危机。譬如,英国社会希望废除君主制的声音虽非汹汹然,但是希望英国实施共和制的声音屡屡不绝。维系王室传统,确保王室权威,又要适应时代变化,是一道永恒难题。在这方面,伊丽莎白二世做得很好──为了展示亲民形象,她善于利用媒体甚至是新媒体的力量展现其亲民形象。有媒体认为,伊丽莎白二世在利用新媒体和民众沟通或展示王室正面形象方面,超过了其他英国王室成员。她是英王室传统的象征,甚至堪称欧洲王室的象征。在这方面,她更像是当今欧洲王室的老祖母。
但英国王室存在很多问题仍无法被一直掩盖下去。譬如当年的戴安娜王妃之死,让查尔斯声誉大跌,其民意支持率一度跌至30%以下。对于未来英国国王,更多英国人希望选择隔代继承──由威廉王子继承王位。值得一提的是,戴安娜之死也影响了伊丽莎白二世的声誉。至于查尔斯和卡米拉的爱情,不仅未被英国人描绘王子童话,反而引发更多争议。很多英国人认为卡米拉没有资格成为王后,只是所谓“王伴”。伊丽莎白二世辞世,查尔斯继位,卡米拉成为王后,新国王能否凝聚民心,还是会引发王室危机,值得关注。
查尔斯难以“化腐朽为神奇”
伊丽莎白二世很开明,她公开王室开支,放弃豪华游艇等奢侈品开支,幷且主动纳税,以实际行动展示王室放弃部分特权,以获得民众拥护。但其家人不断制造丑闻麻烦。其
更糟的是,现在的英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外交困。在内部,经济萎靡、通货膨胀难抑、保守党执政无能、民生一团凋敝、苏格兰脱英态度坚决……在外部,英国脱欧后成为欧洲孤儿,不仅和欧盟大国加深了罅隙,和中国、俄罗斯两个大国关系陷入困顿,失去大国自主性的英国,成为美国附庸。
如果说英国在伊丽莎白二世时代还留有大国的最后一抹余辉,现在的英国早成为三流国家。伊丽莎白二世辞世不仅带走了属于她的历史,也凸显了英国的前景晦暗。
来源:大公报 作者:张敬伟
当地时间9月8日,96岁高龄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辞世,其长子继位成为英王查尔斯三世。
伊丽莎白二世在位逾70年,是英国迄今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带走了一个属于她的历史,也带走了让世人回想的时代,当然也给现代英国人留下了无尽的感触。
伊丽莎白二世一生经历了二战、冷战、朝鲜战争、苏伊士战争、马岛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二战时她更以公主身份参军──虽然只是辅助性质。从历史的角度看,上述战争不仅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全球,而且在战争串起的历史画面中,英国都主动被动的参与其中。除了马岛战争,英国已非主角仅是参与者。当然,由于英国总是配合美国,幷以此凸显英国是西方重要一员,英国在上述历史画面中的身影幷不显得太过尴尬。不过,英国还是彰显出日落帝国的落寞,她只是让帝国余辉延续更长一些而已。
伊丽莎白二世适应时代变迁,让硬实力消失的大英帝国变成形式松散的英联邦,维持了英国的大国脸面;她忠诚履行职责,一生出访300多次,确保了英国王室的全球声誉。此外,她一生任命15位首相,不管世界历史如何风云变幻,不管英国政局如何波谲云诡,伊丽莎白二世恰到好处地把握了王室权威和政府权力的平衡。正因为如此,不管是英国的衰落,还是英国内政外交的大麻烦,都似乎和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