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英才”农业科技显身手

  中评社北京9月13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神农英才”计划推进情况备受关注。经过层层遴选,首批计划共有49名农业科技领军人才、202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

  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我国目前已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尽管总量占据优势,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结构却幷不合理,比如缺乏世界级科技大师、青年人才储备不足、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节等。

  补齐上述短板,关键在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分层分类。通常来说,农业科技成果要经历研发、推广、规模化应用等环节,方能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上述环节缺一不可,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决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式也不尽相同。

  以研发环节为例,农业科技原创研究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还会受到农业领域特有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需要为站在人才队伍头部的战略科学家们提供持续、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和机制保护;再比如推广应用环节,农业科技工作成效的重点在田间转化,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是关键。

  针对上述特点,我国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上已初步建立“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乡村振兴带头人”4支人才队伍。

  当下,覆盖农业科技研发应用全周期的人才队伍已经连线成网,还需夯实基础,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质量。

  首先,农业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作为“关键少数”,对破解农业科技领域“卡脖子”难题举足轻重,应坚持提前布局与长周期培育。一方面,通过出台专项培育计划、建立战略人才库、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