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裂变百亿大产业
在中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闻名全国的也不在少数,但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品牌的还不多,做成百亿大产业的就更少了。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是如何走向全国又走向世界的?
小吃里有大民生
“大嘴吃八方,还是这里香。”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每家沙县小吃的招牌上都有一个大嘴张开的“吃豆人”卡通形象——这是沙县小吃门店的统一标识。
标识有多常见?
“全球8.83万家沙县小吃门店招牌上都有这个形象。”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管委会副主任张鑫告诉记者。
沙县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扁肉是砖、面条是钢,建起了沙县的高楼大厦。”这背后是30多万名从业人员、550亿元年营业额的庞大产业。从最初单打独斗的肩挑手提和路边小摊,到如今握指成拳的统一标志门店,沙县小吃成了富民大产业。拌面、扁肉(馄饨)等在地方小吃中并不鲜见,为什么唯独沙县的牌子这么响?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大潮下,大量劳动力涌往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以‘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为口号的沙县小吃方便快捷、物美价廉,正好符合时代需求,这是它成功的关键。”张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