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茅盾新人奖颁出

  中评社北京9月8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9月7日,由中华文学基金会、浙江省作家协会、桐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茅盾新人奖颁奖典礼在桐乡举行。

  “茅盾新人奖”原名“茅盾文学新人奖”,于2014年由中华文学基金会、桐乡市人民政府发起,每两年颁发一次,奖掖并扶植一批有发展潜力、有影响力,年龄不超过45周岁的文学新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马金莲、李娟、弋舟、王凯、纪红建、张楚、李修文、滕肖澜、田耳、杨庆祥都获得过这一奖项。从第二届开始,“茅盾文学新人奖”增设网络文学奖,唐家三少、南派三叔、萧鼎等网文大神也获得过该奖项。

  自第四届起,“茅盾文学新人奖”更名为“茅盾新人奖”。李云雷、马力(马伯庸)、俞云灿(雷默)、吕铮、郑朋(郑小驴)、班宇、王龙、闫文盛、张常春(张二棍)、陈楸帆10人获得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王冬(蝴蝶蓝)、任禾(会说话的肘子)、陈徐(紫金陈)、刘勇(耳根)、段武明(卓牧闲)、蔡骏(蔡骏)、叶萍萍(藤萍)、朱乾(善水)、杨汉亮(横扫天涯)、程云峰(意千重)10人获得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

  可以看到,第四届“茅盾新人奖”获奖者们来自不同地域,擅于不同题材。马伯庸总能发现大历史中的小细节,书写历史褶皱中的隐秘故事;吕铮基于丰盈的生活积累和超凡的艺术想象,写出了一系列警务题材的小说与影视作品;班宇以一个小说家的犀利文笔,为大时代的小人物传神写照;郑小驴的小说叙述既有沾尘带露的苦涩生活,又有放飞自我的精神徜徉;陈楸帆的科幻小说从中国本土的视角切入,以赛博朋克式的审美视角表达对于全球化的深切忧虑;雷默擅长用一种传奇性的手法书写世之常道、人之常情……

  在小说写作者之外,也不乏评论家和散文、诗歌、剧本写作者的身影。比如李云雷围绕着如何在新世纪建构中国文学的“主体性”问题,深入探析20世纪中国文学史、左翼文艺思想及其中国化的过程,发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批评新声;王龙的纪实文学写作关注重大的人类命题,尤以对历史、战争的深入探测和时代英模的热切歌吟为人瞩目;闫文盛的散文关注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思想力和观察力见长;张二棍的诗歌不同于那些一味悲情诉苦的写作,他的作品让人看到了温暖、希望和爱。

  网络文学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获得者们共同开拓出网络文学领域的新生面。蝴蝶蓝以《全职高手》等力作成为网游文的代表性作家,他在作品中呈现出了瑰丽奇幻的网游世界、市井气浓郁的现实世界和崇尚体育精神的电竞世界,以及这三重世界之间复杂交错的关联;会说话的肘子擅长以幽默、玩梗的方式讲述故事,契合了喜欢聊天互动的Z世代需求;紫金陈的犯罪推理类作品以强烈的现实关怀,多样化的题材,绵密有致的叙事结构,晓白通畅的语言,耐人寻味的情节,巨大的情感震撼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耳根的作品多为“成长之书”和“勇气之书”,对人情人性有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