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经济框架谈判 各国冷眼观望

  中评社北京9月9日电/据大公报报道,综合日经新闻、路透社、彭博社报道:由美国主导、共14国加入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8日至9日在美国洛杉矶召开部长级会议,计划就半导体、稀土、医疗用品等重要物资的供应链中断,建立信息共享及替代采购机制等问题进行协商,但未有具体细节,且不会触及成员国最关心的下调关税等措施。日媒称,由于没有实际利好,除美国外,其他成员国对IPEF至今“反应冷淡”。

  美国总统拜登今年5月出访日本期间,宣布启动IPEF协商,迄今已有美国、日本、韩国、澳洲等14个国家表态加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毫不掩饰地表示,该框架旨在向“印太”国家提供“中国以外的选项”。有评论,相较于贸易协定,不如说IPEF是美国一手打造的“遏制中国的地缘政治工具”。

  谈判欠细节 各国温差大

  此次在洛杉矶举行的会议是5月以来首次面对面的正式部长级会议,由美商务部长雷蒙多和美贸易代表戴琪主持。与会方将就恢复供应链、贸易及劳工、清洁能源、税收和反腐败这四大“支柱领域”展开协商,但目前还不清楚具体哪个国家参与哪个“支柱领域”,相关标准是什么,参与国需要做什么,可以获得什么。日媒称,例如在数码贸易方面,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希望制定更高水平的准则,而有些成员国对此幷不认可,自然会产生温差。彭博社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拜登政府的新努力缺乏细节”。

  日经新闻网站得到的会议声明草案概要显示,为防止半导体和重要矿物供应链中断,IPEF拟在各成员国设立负责窗口,建立库存数据和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替代采购合作,也计划针对医用防护服、稀土和蓄电池等物资生产进行协调,推动分散制造基地、强化储备体制等,但具体机制和生产安排仍未有细节。

  东盟不愿在中美间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