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安全网 逼人辞工?
当局在计算公屋申请人的入息时经常出现争拗个案,处理上亦被指欠人性化。回溯问题的源头都是因为公屋供应量不足。各界敦促现届特区政府于房屋方面多做实事,回复三年“上楼”承诺,幷增加置业阶梯,让市民能安居乐业。\大公报记者 余风(文) 麦润田(图)
疫情下有部分行业多了加班,竟然有人因为300多元加班津贴、突如其来的非经常性收入,令苦等10年的公屋梦破碎。申请公屋入息限制,以今时今日物价来看是非常苛刻,普通基层家庭都被视为“重磅”户,跌出安全网,以三人家庭的每月入息限额为例,房委会规定为24410元,与《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按季统计报告》中三人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数的35000元相距甚远。当局不会轻易调高限额,原因明显是公屋供应不足,故以较低入息上限来筛走申请者。
为符合申请资格
转做兼职月薪减至2000
“我们之前申请公屋,就是入息相差百多元都要从头来过。”现年39岁、任职文员的阿敏(化名)说起多年来申请公屋经验,即时热泪盈眶。她与丈夫及7岁女儿租住油塘茶果岭村内一间约200平方呎的寮屋,每月租金6000元,由于备受漏水及鼠患困扰,他们渴望申请公屋,有属于自己的安乐窝。
2019年,她再次申请公屋,但当计算入息时,却发现家庭入息又超出上限100多元,自此她便心灰意冷不再申请。但近期得知所居住的寮屋将于2025年拆卸,担心日后清拆时安排上楼亦以此入息限额作指标,他们将上楼无期,随时沦落街头,“我们根本没有底(积蓄),收入又不足够买楼,但申请公屋又未能通过收入限额,试问像我这种双职家庭,如何解决住屋需要?”
入息限额缺乏弹性
变相鼓励躺平领综援
“有街坊反映因为怕超过入息限额,要向老板申请放无薪假,即是自扣人工。”社区组织协会副主任施丽珊表示,该会亦曾接获基层市民反映相关问题,直指该限额规定已不合时宜。她指现时市民申请公屋,主要是因为楼价及租金太贵,惟相关入息限额订定甚为离地,“如果家庭三个人都工作,一定超过限额,但同时他们使费也更多。”她又指如此规定似鼓励市民躺平,令社会资源被滥用,“如果申请人申请综援,就合资格申请公屋,租金都会由政府支付。”她希望特区政府重新审视有关限额规定,厘订合理标准,再配合增建公屋,真正帮助有需要的人。
当局在计算公屋申请人的入息时经常出现争拗个案,处理上亦被指欠人性化。回溯问题的源头都是因为公屋供应量不足。各界敦促现届特区政府于房屋方面多做实事,回复三年“上楼”承诺,幷增加置业阶梯,让市民能安居乐业。\大公报记者 余风(文) 麦润田(图)
疫情下有部分行业多了加班,竟然有人因为300多元加班津贴、突如其来的非经常性收入,令苦等10年的公屋梦破碎。申请公屋入息限制,以今时今日物价来看是非常苛刻,普通基层家庭都被视为“重磅”户,跌出安全网,以三人家庭的每月入息限额为例,房委会规定为24410元,与《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按季统计报告》中三人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数的35000元相距甚远。当局不会轻易调高限额,原因明显是公屋供应不足,故以较低入息上限来筛走申请者。
为符合申请资格
转做兼职月薪减至2000
“我们之前申请公屋,就是入息相差百多元都要从头来过。”现年39岁、任职文员的阿敏(化名)说起多年来申请公屋经验,即时热泪盈眶。她与丈夫及7岁女儿租住油塘茶果岭村内一间约200平方呎的寮屋,每月租金6000元,由于备受漏水及鼠患困扰,他们渴望申请公屋,有属于自己的安乐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