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增强青年国家认同的三个路径
一、完善国家认同的教学体系。过去数年,特区政府不断完善香港的国民教育课程。例如将中国历史科列为初中独立必修科幷对课程进行修润,幷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原有的通识科。这些工作非常重要,特区政府的努力值得肯定。
事实上,国家认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正面价值观的教育,而价值观是从小形成的,教育也就须从小抓起。因此,未来特区政府可以研究完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个阶段的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协助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从小正确认识国家历史、欣赏中华文化及传统价值观、尊重国家象征和标志、认识宪法和基本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国民身份认同,明瞭身为中国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与此同时,还要有量化可评核的元素,幷提供具体示例,供学校参考,以助学校整全及有系统地整体规划学生的国民教育。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从客观而言,香港教育界仍然有许多工作要提升,而教师队伍建设、国家认同教育的师资培训,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目前中学教师面临各种挑战,包括人员流失、课程压力增大等问题,这些都要得到重视幷予以积极解决。从培训角度,目前既有涵盖公民教育、价值观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范畴,但基于课程未成体系,教师往往难以做到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