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广聚人才共同推进乡村振兴

  中评社北京9月6日电/据光明日报评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乡村聚集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才能创造乡村产业新模式,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厚植生态涵养新底蕴,彰显基层治理新优势。

  多为乡土人才“架梯子”。乡村振兴离不开好的带头人,离不开坚强的基层党组织。现有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力量,也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基本队伍。要发挥村级党组织的引领凝聚作用,把党员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带头人,把新型职业农民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持续培育、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头雁”,把更多有情怀的“田秀才”“土专家”“农创客”凝聚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周围,促进组织振兴、治理有效。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引导种养大户发展家庭农场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示范引领作用。

  勤给人才返乡“搭台子”。更好地发挥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各类返乡创业人才的作用,厚植乡土情怀,鼓励创办领办家庭农场,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当地就业。要畅通返乡人才服务乡村的渠道,解决返乡人才“能不能回、怎么回、回乡干什么”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关键是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涉农资金倾斜扶持、产权结构划分、产业收益联农带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跟进,创造条件,引导、帮助返乡人才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振兴。

  肯为柔性引才“铺路子”。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才理念,精准对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端,让更多的“候鸟型”人才到乡村广阔的田野上创新创业,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科技创新链与农业产业链加速融合,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与农科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柔性引进农业专家、农业专业化团队等高层次人才队伍,让发展要素、创新活力在乡村充分涌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切实以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