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数据:香港民意盼除公务员积弊
中评社香港5月3日电/香港第五波疫情虽然已经大幅趋缓,但疫情期间暴露的许多问题,特别是香港公务员体系的问题与弊病,仍值得高度重视。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根据涉香港公务员体系的观点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第五波疫情令香港市民对公务员的总体好感度印象跌至五年来最低点,民意强烈期待新一届特区政府能够对公务员系统进行有效的改革重整。
在外界传统认知中,香港公务员体系以稳定高效、廉洁奉公、专业精细而着称,但近年来香港社会经济深层次矛盾难解,更一度陷入政治动荡,再加上新冠疫情暴露出香港治理弊病、酿成惨重后果,公务员的光环因而不断退却。如图1所示,2017年至今,香港社交媒体对公务员体系整体关注度与负面情绪水平总体呈现同步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黑暴”与疫情则成为负面情绪抬升的两大关键因素。
2019年“黑暴”期间,一些公务员发表言论同情并支持煽动暴力、分裂国家的行为,部分人更参与其中,甚至借疫情进行政治炒作,公务员体系的爱国爱港忠诚度因此打上巨大问号。新冠疫情爆发后,特区政府的一些作为或现象,诸如“公务员率先居家避疫”、“有公务员带头违反防疫政策”等负面新闻频频爆出,再加上第五波疫情攀升期间,香港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人手严重不足、资源严重短缺,政府支援热线难以打通、救护车失联、防疫应急物资缺乏,更引发市民对整体公务员体系效率、能力和态度的全面不满与质疑。
如图2所示,今年初第五波疫情爆发后,从最初港府多位高官带头聚会并存在违例行为,到葵涌封邨检测期间政府服务混乱,公务员体系一直处于香港舆论的风口浪尖,也成为市民不满情绪的主要发泄对象。不仅如此,疫情重创香港经济,令普通市民日常生计大受影响,而公务员“高薪”、“离地”、“居家办公”等标签更刺激了舆论的负面情绪。
进一步分析发现(如图3),最多不满情绪集中在公务员不配合防疫。部分公务员宣称拒不接种疫苗、使用假安心出行等行为都引发市民批评;政府抗疫效率低下,资源调配不足、物资派发不及时、检测结果滞后等问题,也成为市民怒气的主要来源。政府高层反复以“人手不足”作为藉口,许多市民显然不买账,认为全港18万公务员的人手并未充分利用起来。
此外,第五波疫情更暴露出公务员怠政、制定政策简单粗暴。以复检为例,医管局一度指示快测阳性人士立即前往急诊室,造成各公立医院爆满,两日后紧急改口。不少批评声音认为,此举暴露出医管局对疫情严峻程度与公立医院现状的认知与现实完全脱节,仅靠“想当然”决策。类似的是,第五波疫情后期,港府号召市民3日连续自检,自行上报阳性结果,也被认为既无约束力、又无实际效果,更有观点认为“全民自测”是政府为了减少工作量而推给市民的懒政行为。
不仅是这次新冠疫情,结合近年来数据可知,香港市民苦公务员低能低效、作风离地久矣。如图4所示,2019年至今,尽管公务员政治立场问题一度占比最高,但随着《香港国安法》的生效、公职人员宣誓制度的落实以及“爱国者治港”原则的确立,该问题逐渐淡出舆论中心,长期存在于公务员体系内部的作风弊病与不足则再次浮上水面。其中,“高薪离地”多年来占比稳定,成为香港市民对公务员体系最为不满的标签之一。
如图5、图6所示,无论是就业率、还是收入,香港公务员都拥有令香港普通市民仰望、羡慕的待遇,但这种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让公务员成为众人竞争的“高薪打工仔”,丧失了服务市民的公共精神,不能满足普通市民和社会各界在逆境下对政府的新期待和新诉求。不少香港市民认为,政府不断呼吁香港市民“共度时艰”,但实际上养尊处优的公务员从未体会“时艰”为何物,导致产生政府政策与基层民生完全脱节的后果。
与此同时,积极有为、全心全意服务市民的公务员也备受舆论赞许。如图7、图8所示,以第五波疫情为例,虽然有很多政府部门因为防疫不力、观感不佳而受到舆论质疑和批评,但诸如纪律部队协助确诊市民转运至方舱、参与围封检测,则获得香港网民最高支持度,因而在疫情期间几个最受关注的政府部门或体系中,负面情绪占比最低。此外,政府在第五波疫情后期动员公务员团队、协调地区组织共同包装派发抗疫物资包,也都受到较多好评。
从第五波疫情香港市民对香港公务员的评价中可以清楚看到,如何优胜劣汰、奖惩分明,成为香港市民对公务员改革的主要期待方向。如图8所示,不少市民指出,公务员经过层层选拔,本身应该都是优质人才,但问题在于现行体系和工作机制僵化,未能充分发挥出人才应有的能力,故较多观点呼吁港府应加强跨部门沟通,提高公务员体系决策效率。近日,特首候选人李家超也在回应选委提问中,提出“要检视有否程序碍发挥”,同样反映出舆论对改革完善公务员体系的主要关切。同时,加强公务员绩效考评,也是香港市民认为公务员体系亟待提上议程的改革事项。有评论指出,政府称疫情期间超七成半公务员投入抗疫,市民却依旧怨声载道,这一对比说明公务员体系应加强绩效考评,让市民真正感受到治理绩效。
(记者:何诚;分析师:舒晓叶;工程师:连港东;研究员:宋漾心)
中评社香港5月3日电/香港第五波疫情虽然已经大幅趋缓,但疫情期间暴露的许多问题,特别是香港公务员体系的问题与弊病,仍值得高度重视。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根据涉香港公务员体系的观点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第五波疫情令香港市民对公务员的总体好感度印象跌至五年来最低点,民意强烈期待新一届特区政府能够对公务员系统进行有效的改革重整。
在外界传统认知中,香港公务员体系以稳定高效、廉洁奉公、专业精细而着称,但近年来香港社会经济深层次矛盾难解,更一度陷入政治动荡,再加上新冠疫情暴露出香港治理弊病、酿成惨重后果,公务员的光环因而不断退却。如图1所示,2017年至今,香港社交媒体对公务员体系整体关注度与负面情绪水平总体呈现同步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黑暴”与疫情则成为负面情绪抬升的两大关键因素。
2019年“黑暴”期间,一些公务员发表言论同情并支持煽动暴力、分裂国家的行为,部分人更参与其中,甚至借疫情进行政治炒作,公务员体系的爱国爱港忠诚度因此打上巨大问号。新冠疫情爆发后,特区政府的一些作为或现象,诸如“公务员率先居家避疫”、“有公务员带头违反防疫政策”等负面新闻频频爆出,再加上第五波疫情攀升期间,香港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人手严重不足、资源严重短缺,政府支援热线难以打通、救护车失联、防疫应急物资缺乏,更引发市民对整体公务员体系效率、能力和态度的全面不满与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