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伟强:港楼开始步入熊市?
中评社香港9月8日电/大公报近日刊发利嘉阁地产总裁廖伟强题为《港楼开始步入熊市?》的文章,全文如下:
第五波疫情拖累本港楼市,楼价年初至今回落约5%,今年剩余时间,楼价能否稳定下来仍是未知之数,要视乎利好因素还是利淡因素主导市场气氛。
最近笔者与身边很多人谈论楼市,他们大多一面倒看淡市场。本轮楼市的上升周期已经接近20年,由2003年沙士的最低位反弹,一直都是大涨小回,愈升愈有;过去几年,楼市在窄幅区间反覆上落,而今年来则是跌多升少,是否意味楼市有机会开始步入熊市?
笔者并不认同楼市已现熊踪,但亦非盲目乐观,只是在这个行业打滚超过30年,经历过不同的年代,见证了楼市的起落跌宕。还有一点笔者绝对相信的,就是10年前陆续出台的辣招,除了限制买家炒卖之外,同时亦令买家入货之后不会轻易出售,扭曲了市场。例如买家印花税,买入的时候已经支付巨额税款,当卖出的时候,因为要将税款一并计算,可以割价的幅度亦减少,因此变相楼价不容易大跌;又例如额外印花税,如果持货未足3年,最高须额外付出两成税款,经计算之下,业主亦自然避免将议价幅度扩阔。
但话说回来,香港楼价高,除了因为辣招税使然,亦因为这座城市有其矜贵之处。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会,相信没有人会有异议;生活在香港,付出比较高昂的生活费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香港既是世界知名的金融中心,又是一个自由进出的城市,较易吸引全球各地精英聚居香港。特别是近20年中国内地经济起飞,有很多富豪及人才都愿意在香港居住,自然也就提升了香港的竞争力。
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会流向及聚集在大城市,香港亦不例外,所以说房地产实是贵得有道理。再加上笔者相信,未来利好消息仍会继续出现,例如先与境外通关,再配合内地的通关条件,香港就可以重振经济,因此高楼价在大都会的城市绝对有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