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加深日本经济困境

  中评社北京9月7日电/据新华社报道,日本民间机构最新调查显示,涨价商品将超过1.8万种。另有报道说,大规模的涨价9月份才会拉开序幕。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日本进口物价大幅攀高,消费物价随之快速上升。

  此间媒体和专家普遍认为,日本国内面临的是输入型通胀,根源在于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而美联储连续激进加息导致日元大幅贬值更推动了涨价,这是造成日本国内通胀水平急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彭博社报道指出,美国通过加息向世界输出了通胀。

  截至今年7月,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11个月同比上涨。日本民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街头采访时多数都抱怨:食品涨价最为明显,外出用餐的次数减少了,更多的时候是在家吃饭,此外别无他法。

  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是各行各业提价的最主要原因。根据总务省统计报告,今年7月日本电费同比上涨19.6%,管道天然气涨价18.8%,煤油等上涨19.6%。当月食品涨价也比之前更加突出,进口牛肉和普通面包的价格涨幅均超过12%。

  今年以来,美联储一再加快货币政策紧缩步伐,日本央行受困于国内需求疲软、经济复苏乏力的现实,被迫坚守超宽松货币政策,日美央行货币政策的差别令日元汇率一路狂跌。9月2日,日元对美元汇率已由年初的115日元兑1美元一度跌进140日元区间,刷新24年低点。日元年内贬值幅度超过20%,日本民间对日元贬值的抱怨之声不断高涨。

  日元大幅贬值进一步放大了国际商品价格暴涨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本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持续飙升,日本企业物价连续17个月同比上涨,7月企业物价指数创下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统计中的500多种商品中80%以上价格上涨。当月,如果以日元计算企业进口物价,价格同比涨幅高达48%。

  东京一家蔬果店店主对记者表示,店里很多商品是进口的,随着日元贬值都涨价了。以前100日元就可以买到的商品,现在140日元才能买到,压力真的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