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义:美撤阿富汗 帝国霸权盛转衰分水岭
中评社高雄8月19日电(记者 高易伸)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李铭义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撤出阿富汗可视为帝国霸权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美国撤出后恐怕会有好长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对于全球权力结构、印太战略都有影响。
李铭义认为,未来美国处理国际事务与政治关系时势必更加精算,算盘越打越精,且美国从阿富汗撤守并不能简约成“美国要腾出手来对付中国”,这种说法太过简略,也没有把美国现在的心态与战略讲清楚。他认为美国可能选择跟中国合作,让自己休养生息,用“最低支出”的方式继续维持美国的安全战略,同时希望各盟国或军事协防国确实分摊军费。
李铭义,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社会科学博士,学术专长包括行政法学、宪政理论、国际关系、两岸关系研究。韩国瑜主政高雄市时,李铭义为研考会主委。
针对美国自阿富汗撤军,李铭义分析理由说,帝国的战略扩张所需代价就是投入更庞大的军事力量与金钱,但美国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就已经快负荷不了,拜登上台后其实是延续特朗普对阿富汗的政策;其次,因疫情冲击更加紧缩美国财政支出,也连带影响军队等负担。在此考量下美国不得已从过去的战略扩张改为战略紧缩,只是世人没想到美军撤离时会如此仓促,而亲美的阿富汗政府军如此不堪一击,塔利班就此长驱直入,政权变天。
李铭义说,阿富汗政府军号称有30万部队,并拥有美国提供的高端的军事设备及空军空防等,但塔利班游击队仅7万多人,以结果论这真是美国严重错估阿富汗情势的一大败笔,留给世人仓皇逃难的难堪局面与印象。
李铭义说,阿富汗过去被称为“帝国坟场”不是没有原因的,包括国内局势太复杂,光土地面积就有60几万公里,境内多高山且交通不便,人民教育程度及识字程度不高。即便阿富汗民主化、有选举后,但国内经济维持能量很低,政府投入资源很大,加上贪腐让文官效能极差,因此美国进入阿富汗这20年发现这里是个“大钱坑”,拜登的决定不啻是忍痛杀出的做法。
李铭义说,苏联1979年起在阿富汗打了10年战争,光军费就花了600亿卢布、苏联士兵死了5万、伤了10万,但苏联还是没能解决阿富汗,无法取得阿富汗亲苏联的政权。从历史角度看,美国这20年也在阿富汗花费近兆美金,依旧是无功而返。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有些评论认为美国可能战略集中转向对付中国?
李铭义说,崛起的中国如何对付,这是美国战略的大格局。但如果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为了对付中国,只能说美国是为紧缩自己的军费支出,不表示会把所有军事资源拿来对付中国。美国再强大,但军事资源还是有限的,拜登把美军从阿富汗抽走,不见得立刻会把矛头转向中国。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国际战略局势,必须进行某些“断尾求生”的牺牲,但是就此针对中国行军事对峙,恐还看不出来。
李铭义表示,美国撤离阿富汗留给世人的印象太震撼,现在是网路时代,美军的一举一动几乎都透过网路传至世界各地,这对美国的国际形象,与盟邦的信赖都有伤。
阿富汗事件后,对“印太战略”会有冲击或改变吗?
李铭义说,美国印太战略主要是以“印度”及“西太平洋”为核心,两者互为“战略犄角”。可是美国与印度的军事联合性太弱,印度或者偶有参加美国发起的军演,但不表示印度已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伙伴。他认为印度对于跟着美国搅和“印太战略”的意愿是低的,只是美国希望印度能加入“围堵中国”的行列,但他认为印太战略间的合作,大多是美国亲力亲为较多,譬如美国在韩国与日本的驻军或对台湾进行军售等。
李铭义分析,美中间的冲突,不管在政治、军事、科技或经贸议题上,在特朗普时代其实已达到一个高峰。拜登是在这样庞大的局势下上台的,但拜登慢慢回到美中关系的正轨,包括持续派出美方高级官员赴大陆沟通、谈判。这就回到传统国际关系上的“建制运作”模式,这样的出发点就不易朝冲突或对立延伸。
李铭义评估,美国撤出阿富汗后应该会进行一段休养生息,用最低支出的方式继续维持美国安全战略上的需求,并透过传统外交沟通的建制模式,寻求跟中国大陆的对话。
至于台湾如何因应?
李铭义说,美国对台湾的承诺“一如继往”,美国既不支持“台独”,也不会跟台湾“建交”,但依旧维持非官方的实质关系,高额军火继续卖,美台官员持续互动或访问,美台间还是在台湾关系法的架构下去运作。美国也不会为了台海战争派兵介入就是了。
中评社高雄8月19日电(记者 高易伸)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李铭义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撤出阿富汗可视为帝国霸权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美国撤出后恐怕会有好长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对于全球权力结构、印太战略都有影响。
李铭义认为,未来美国处理国际事务与政治关系时势必更加精算,算盘越打越精,且美国从阿富汗撤守并不能简约成“美国要腾出手来对付中国”,这种说法太过简略,也没有把美国现在的心态与战略讲清楚。他认为美国可能选择跟中国合作,让自己休养生息,用“最低支出”的方式继续维持美国的安全战略,同时希望各盟国或军事协防国确实分摊军费。
李铭义,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社会科学博士,学术专长包括行政法学、宪政理论、国际关系、两岸关系研究。韩国瑜主政高雄市时,李铭义为研考会主委。
针对美国自阿富汗撤军,李铭义分析理由说,帝国的战略扩张所需代价就是投入更庞大的军事力量与金钱,但美国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就已经快负荷不了,拜登上台后其实是延续特朗普对阿富汗的政策;其次,因疫情冲击更加紧缩美国财政支出,也连带影响军队等负担。在此考量下美国不得已从过去的战略扩张改为战略紧缩,只是世人没想到美军撤离时会如此仓促,而亲美的阿富汗政府军如此不堪一击,塔利班就此长驱直入,政权变天。
李铭义说,阿富汗政府军号称有30万部队,并拥有美国提供的高端的军事设备及空军空防等,但塔利班游击队仅7万多人,以结果论这真是美国严重错估阿富汗情势的一大败笔,留给世人仓皇逃难的难堪局面与印象。
李铭义说,阿富汗过去被称为“帝国坟场”不是没有原因的,包括国内局势太复杂,光土地面积就有60几万公里,境内多高山且交通不便,人民教育程度及识字程度不高。即便阿富汗民主化、有选举后,但国内经济维持能量很低,政府投入资源很大,加上贪腐让文官效能极差,因此美国进入阿富汗这20年发现这里是个“大钱坑”,拜登的决定不啻是忍痛杀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