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变身小剧场话剧
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立项资助、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的“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旨在搭建国家话剧院的平台,集结青年戏剧人才。计划将陆续推出3季,分别以古典名著改编、世界经典呈现、中国原创故事为主题。
为何要“现代化转译”古典文学
7月31日,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立项资助、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的“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在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后,正式登陆先锋智慧剧场。面向社会遴选出的12位青年导演,根据要求完成古典文学“现代化转译”这一命题,从《水浒传》和《牡丹亭》两部名著中撷取素材,创作出12部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小剧场话剧,并从即日起连续6个周末进行展演,以作品交出自己对传统、对戏剧、对生活的“答卷”。近日,位于北京王府井地区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先锋智慧剧场,历经2年多“重装”,迎来了不同寻常的“首秀”。
《水浒传》和《牡丹亭》作为中国的经典名著,其中的人物与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长期以来,为电视剧、电影、戏曲等艺术形式提供了不竭的灵感和源泉。此次“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挑选这两部名著,是希望通过“一文一武”两种类型,充分训练和展示青年导演的能力与才华。
“如何将汤显祖的作品进行现代化转译,展示其结构的精妙、文辞的优美,是选择‘文’的导演需要去做的功课。而选择‘武’的导演,则需要深究东方美学中的造型意识、行当意识与舞台调度、舞台空间的流动性的结合。”“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创作统筹、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部编剧崔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