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桂:治港讲政治 林郑任内要做三件大事

中国评论通讯社常务副总编辑、中评智库基金会副执行长陈耀桂(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8月13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主办的“思想者论坛:大变局下香港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应对思路”4日在中评社香港总部举行。与会的中国评论通讯社常务副总编辑、中评智库基金会副执行长陈耀桂指出,所有治港者应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在香港社会走向稳定的情况下,本届政府需要做好基本法23条立法、顺利举办三场选举、改善经济民生三件大事。

  陈耀桂表示,香港社会已重回正轨,走向稳定。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本届任期余下不足一年,还有很多重要工作要做,可概括为三件大事。其一,尽速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不应留给下一届政府处理,同时继续追查涉动乱者,除恶务尽,不留隐患;其二,办好选委会、立法会、特首三场选举,确保“爱国者治港”真正落实、确保未来的特区管治者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其三,改善经济民生,跳出过去思维与框框,找出解决土地、房屋问题的方向及路径。

  陈耀桂认为,香港的安全形势与特点,可从两方面观察。一方面,《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一年余时间,香港的政治形势发生根本性改变,在法律重典的威慑下,很少有人敢再以身试法,可以说黑暴不再,安宁重现,港人国安观念在积极转变。另方面,西方势力在香港进一步萎缩,不少西方组织或机构已经撤离香港,西方国家在港的官方代表,难以开展过去所从事的渗透与干涉工作,特别是难以继续与香港反对派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

  陈耀桂谈到,一年多来,大批反中乱港分子被法办,《苹果日报》今年6月停刊,对西方及香港反对势力是重大政治打击。失去《苹果日报》这一阵地,西方势力利用媒体发挥政治影响的能力大减,“黄色”媒体肆意攻击共产党、肆意挑拨群众对抗自己的国家及特区政府,扭曲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支持、资助、鼓动暴力行为也已大减,中央和特区政府、爱国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夺回对一国两制及《基本法》的话语权。这是过去多年未见的现象。

  陈耀桂表示,曾在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担任美国驻港总领事的唐伟康(Kurt Tong)今年7月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发表题为〈香港与脱钩的局限〉的文章,检讨美国涉港政策。唐伟康认为,西方社会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方式针对香港实施金融制裁,美国及盟国应降低预期,放弃逆转中国香港政策的幻想。唐伟康认为外部势力缺乏改变中国政策的影响力,等于承认西方涉港政策基本无效,甚至是错误的。

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主办的“思想者论坛:大变局下香港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应对思路”日前在中评社香港总部举行(中评社图片)

 
   
  “有关《基本法》23条立法,势在必行,应在这一届政府的任期内完成,不能拖、不必拖。”陈耀桂说,《香港国安法》历时不足一个半月就制定通过,“完善选举制度”的立法20天时间就完成,英国最近检讨《国安法》也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另外,《基本法》23条在2003年就曾经上过立法会,条例草案已相当完整,现届立法会还有近半年任期,议会里大多数是建制派议员,舆论也认为是时候立法,还有《香港国安法》作后盾,这是《基本法》23条立法的有利条件、时机。

  保安局长邓炳强7月7日出席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会议时提到,因应对上一次筹划23条立法至今,其间发生太多事情,特别是由2019年至今,社会上发生很多暴力事件,甚或一些针对国家安全的事件,当局会因应最新发展,审视法例应如何处理,亦会谘询公众。陈耀桂认为,政府就重大立法进行公众谘询,是一贯做法,是有需要的。不过,因应当前形势及社会气氛,政府应先提出建议,不做全开放式、无方向的咨询。民粹泛滥,真理绝非愈辩愈明。

  陈耀桂指出,尽快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其一是履行香港的宪制责任;其二,填补《香港国安法》余下的不足。《香港国安法》针对四大罪行,包括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恐怖活动罪及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基本法》23条订明七大宗罪行,包括颠覆、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窃取国家机密、外国组织干预本地政治事务及本地组织与外国组织有联系等。《香港国安法》处理了4类国家安全罪行,《基本法》23条应配合形势发展,订立更严厉的条文,以应付最极端的情况。

  陈耀桂续指,《香港国安法》的震慑作用立竿见影。同样的,《基本法》23条立法一旦完成,将有利香港进一步走出“黑暴”,有利香港对国家安全事宜的处理。目前一些充任反中乱港重要平台的组织,还在蛊惑人心,不时挑战国家安全底线。社会有很强烈的声音要求政府对乱港势力所作所为全面清算,除恶务尽,绥靖、和稀泥、姑息、妥协,都不利“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陈耀桂表示,即将进行的三场选举,是落实“爱国者治港”的重要一步。中央的要求是将反中乱港者彻底逐出治港者队伍,将他们排除在外。全国政协副主席、港澳办主任夏宝龙7月16日对坚定爱国者提出5项标准,同时提到治港者不仅要想干事,还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三场选举能否选出合格的治港者,关乎香港能否长治久安。

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主办的“思想者论坛:大变局下香港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应对思路”日前在中评社香港总部举行(中评社图片)

  陈耀桂强调,“爱国者治港”如此重要,主因是香港回归24年来,特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的权力,以及重要法定机构的权力,相当一部分、甚至有的基本上不为真正爱国者所掌握,“谁主香江”,让人生疑。即将进行的三场选举各方关注、被寄以厚望,社会期待未来选出新的治港者之后,能够一举扭转局面,彻底肃清殖民流毒,逐步解决香港深层次矛盾,令市民安居乐业。

  “所有治港者应讲政治。”陈耀桂说,讲政治不是空谈政治,妄议中央,而是要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出了问题要敢于承担责任。讲政治必须严以律己,要带头廉洁治家,带头反对特权。
  
  陈耀桂表示,殖民地年代的港英政府,明文要求公务员“政治中立”,表面上是大公无私,暗地里却是要所有华人及本地公务员效忠殖民地政府,也就是英国政府。施政不能只讲民生不谈政治,也不可只谈法治,不谈政治。回归24年来香港各种深层次问题愈积愈深,与公务员所谓的“政治中立”有一定关联。是时候要求所有的治港者必须是真正爱国者、讲政治了。

  陈耀桂总结道,处在历史性巨变的年代,各方须对变局作出迅速反应,才不至于被淘汰。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跳出过去思维与框框,香港“深层次矛盾”就有希望逐步解决。

中国评论通讯社常务副总编辑、中评智库基金会副执行长陈耀桂(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8月13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主办的“思想者论坛:大变局下香港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应对思路”4日在中评社香港总部举行。与会的中国评论通讯社常务副总编辑、中评智库基金会副执行长陈耀桂指出,所有治港者应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在香港社会走向稳定的情况下,本届政府需要做好基本法23条立法、顺利举办三场选举、改善经济民生三件大事。

  陈耀桂表示,香港社会已重回正轨,走向稳定。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本届任期余下不足一年,还有很多重要工作要做,可概括为三件大事。其一,尽速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不应留给下一届政府处理,同时继续追查涉动乱者,除恶务尽,不留隐患;其二,办好选委会、立法会、特首三场选举,确保“爱国者治港”真正落实、确保未来的特区管治者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其三,改善经济民生,跳出过去思维与框框,找出解决土地、房屋问题的方向及路径。

  陈耀桂认为,香港的安全形势与特点,可从两方面观察。一方面,《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一年余时间,香港的政治形势发生根本性改变,在法律重典的威慑下,很少有人敢再以身试法,可以说黑暴不再,安宁重现,港人国安观念在积极转变。另方面,西方势力在香港进一步萎缩,不少西方组织或机构已经撤离香港,西方国家在港的官方代表,难以开展过去所从事的渗透与干涉工作,特别是难以继续与香港反对派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

  陈耀桂谈到,一年多来,大批反中乱港分子被法办,《苹果日报》今年6月停刊,对西方及香港反对势力是重大政治打击。失去《苹果日报》这一阵地,西方势力利用媒体发挥政治影响的能力大减,“黄色”媒体肆意攻击共产党、肆意挑拨群众对抗自己的国家及特区政府,扭曲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支持、资助、鼓动暴力行为也已大减,中央和特区政府、爱国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夺回对一国两制及《基本法》的话语权。这是过去多年未见的现象。

  陈耀桂表示,曾在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担任美国驻港总领事的唐伟康(Kurt Tong)今年7月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发表题为〈香港与脱钩的局限〉的文章,检讨美国涉港政策。唐伟康认为,西方社会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方式针对香港实施金融制裁,美国及盟国应降低预期,放弃逆转中国香港政策的幻想。唐伟康认为外部势力缺乏改变中国政策的影响力,等于承认西方涉港政策基本无效,甚至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