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流转活跃程度明显提升
衡付广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运用工作。去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要“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到2025年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幷设置了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等预期性指标。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也将“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支撑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加以部署。
衡付广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聚焦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培育良好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大力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知识产权流转活跃程度明显提升,创新活力加速释放。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着力构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共支持建设33个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中心),为知识产权的供需对接、交易流转提供支撑。2021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到42万次,同比增长15%。其中,绿色新能源等“双碳”相关产业专利转让许可尤为活跃,转让许可次数增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有力促进了低碳转型发展。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到2.7万次,同比增长33.4%,其中30%的专利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高价值专利转化的“源头活水”。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到3783亿元,其中出口额增速达27.1%,超过进口额增速10.5个百分点,呈现出“出口进口同步增长,出口增速更胜一筹”的局面。知识产权的高效流转,有力促进了创新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释放了创新活力。
二是知识产权金融赋能市场主体,资金保障更加有力。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营基金、证券化等举措,为市场主体带来“真金白银”,促进“六稳”“六保”。2021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到3098亿元,连续两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今年上半年面对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依然达到了1626.5亿元,同比增长51.5%。其中,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