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出口三连跌 上月大减8.9%逊预期

香港近年出口走势(年比)

  中评社香港8月26日电/大公报报导,面对主要经济体加大力度收紧货币政策以压抑通胀、欧美通胀高企,令需求疲弱,使上月香港出口值同比跌8.9%,不但逊于市场预期的跌4.8%,且连跌三个月,而今年首7个月则跌1%。商会人士指出,俄乌冲突令欧美通胀急升,当地人扣除能源及必需品支出后,已所剩无几,消费力大打折扣,若情况持续,在今年余下日子,香港出口形势将颇为悲观。

  随着欧美通胀高企,当地居民购买力不断下跌。资料显示,6月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上涨41.9%,是推升当月通胀的主因,而食品和烟酒价格上涨8.9%,美国6月通胀亦年升9.1%,这是自1981年12月以来的新高。

  供应链干扰添下行压力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表示,欧美“什么都贵”,当地居民在支付能源和必需品支出后,大部分人已捉襟见肘,故近期香港出口表现疲软,实属意料之事。

  香港表厂商会名誉会长刘健华认为,全球疫情持续不稳,加上欧美通胀持续高企,俄乌冲突看来亦没有停止迹象,综合种种问题,不少地方已见经济衰退,势必打击香港出口。因此,他呼吁特区政府及企业应该提高警觉及做好预防工作。

  另有商会人士形容,对香港出口形势已“无眼睇”,特别是欧洲市场十分疲软,且内地经济亦挑战颇多,各地情况实在不乐观。

  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表示,为抑制通胀,全球流动性进一步收紧,环球经济放缓将使香港出口继续受压,但随着与内地之间跨境运输不畅的问题得到缓解, 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香港出口。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在外围环境恶化,以及跨境陆路运输继续受到干扰下,7月商品出口货值按年继续下跌。输往内地、美国及欧盟的出口跌幅扩大,输往其他主要亚洲市场的出口则表现参差。展望未来,环球增长动能减弱将继续拖累香港的出口表现,先进经济体加大力度收紧货币政策以压抑通胀,将打击环球需求。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疫情引致的供应链干扰也增添下行压力,特区政府会密切留意情况。

  今年7月与去年同期比较,香港输往亚洲的整体出口货值下跌7.8%。此地区内,输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录得跌幅,尤其是日本跌17.5%、内地跌10.7%和台湾地区跌4.4%。

  输往英国货值大减近三成

  另外,输往印度升33.2%、新加坡升26.5%、马来西亚升23.7%和越南升19.7%的整体出口货值则录得升幅。

  除亚洲的目的地外,输往其他地区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录得跌幅,尤其是英国跌29.2%、美国跌15.8%和德国跌14.5%。